主页 > 税法 > 淘丁企服

往来怎么区分关联方和非关联方?

229 2024-02-15 07:37

一、往来怎么区分关联方和非关联方?

1、关联方是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则他们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则他们之间也存在关联方关系。

2、关联方的特征: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方交易是一种独特的交易形式,具有两面性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与遵循市场竞争原则的独立交易相比较,关联方之间进行交易的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和管理成本要少,交易成本可得到节约,故关联方交易可作为公司集团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本手段;从法律角度看,关联方交易的双方尽管在法律上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却不平等,关联人在利己动机的诱导下,往往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使关联方交易违背了等价有偿的商业条款,导致不公平、不公正的关联方交易的发生,进而损害了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3、顾名思义非关联方就是不是关联方的意思,除去关联方就是非关联方。基于关联方的特征,一直都是审计的重点对象,一般都会要求披露关联交易,也会要求往来账目区分关联方和非关联方。

二、关联方借款都包含哪些?

关联方包括有业务往来的子母公司,一个老板投资的两家公司,并有业务往来

三、企业关联方借款损失如何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第四十五条规定,企业按独立交易原则向关联企业转让资产而发生的损失,或向关联企业提供借款、担保而形成的债权损失,准予扣除,但企业应作专项说明,同时出具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操作指南》第四十二条规定,根据指导意见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鉴证向关联企业债权投资发生的损失,应当取得下列证据:

1.被鉴证人的专项说明;

2.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报告;

3.根据本指南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取得有关债权投资损失的证据。

四、企业之间借款税法是怎么规定的?

首先认定企业的非金融属性。

如果是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那么需要认定交易是否为独立交易。如果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那么利息不允许税前扣除。

如果是独立交易,那么不高于市场金融机构借贷利率的利息支出可以税前扣除。

举例,境内A企业向境内B企业,C企业借款各100万,利率为8%和15%。同期金融机构借款利率为9%。

经过认定,AC企业存在关联,不符合独立交易认定。那么只有AB的利息可以扣除,8万<100X9%=9万元

因此税前扣除8万元利息支出。

关联方借款税前利息扣除需要满足债资比和利率的双重标准,这里的债资比是指关联方之间的债务金额与关联方之间的投资金额比例,对于非金融企业不超过2:1,金融企业5:1.

债务金额可以计算利息扣除的金额为250×2=500(万元),利率按统一银行利率7%,也就是可以扣除35万元,其余部分均不得扣除。

五、关联方往来款,需要计提坏账准备吗?

1、从目前IPO申报情况及上市公司的执行情况来看,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企业之间的应收款项可以不提坏账准备,除此之外的其他关联方往来必须计提坏账准备(对央企例外,但近几年央企IPO成功企业的会计政策中均无关联方之间不提坏账准备的文字描述,只是存在不提的情况,你可以看看中国交建的招股说明书或年报);

2、相关法规并未对上述情况作出过可以不计提坏账准备的明确规定,而且不提坏账准备对合并报表虽然影响不大,但对个别报表是有影响的;但财政部在原《企业会计制度》的《解答一》中曾经有过:“并不是说关联方之间可以不计提坏账准备”的话。

3、母公司应收子公司的款项,是否计提坏账准备对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的净利润没有影响(合并时抵销);非全资子公司对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之间的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会增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加金额=子公司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子公司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六、公司之间往来借款的账务处理?

1、分公司向总公司汇款时分公司:借:其他应收款-A分公司贷:现金总公司:借:内行存款-A分公司 贷:其他应付款-A公司

2、总公司向分公司拨款时分公司:借:备用金 借:其他应付款-A公司 但是如果总公司要将内行存款挪作他用的话,总公司:借:XXX费用 贷:内行存款-A分公司分公司不做帐会计做账也称会计实务,指会计进行账务处理的过程,一般从填制凭证开始到编制报表结束的整个过程。在过去计划经济年代里,会计只是被动的执行国家规定完成上述过程就可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经济业务不断创新,如何更准确、更合理地处理每一笔业务成为很多会计必修的一门技术。至此,会计作账就被赋予特殊的意义,不再局限过程而是解决如何做的更好。做账流程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

4、结账、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6、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企业做账流程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2.根据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3.根据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登记会计账簿(包括总账和明细账)4.根据会计账簿(主要是总账)编制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5.根据会计报表编制纳税申报表6.年终结转损益(也可以逐月结转损益)7.编制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8.根据年度会计报表编制所得税年报和其他各税种的汇算清缴自查表

七、税法借款合同

税法借款合同: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税法借款合同:如何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合理规避税务风险

在商业和金融领域中,借款合同是常见且重要的合同形式之一。然而,税务规定对于借款合同的税务处理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任何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都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和法律责任。因此,作为借款人或贷款人,了解并遵守税法在借款合同中的规定是至关重要的。

了解税法借款合同的定义和作用

税法借款合同是指根据税法规定而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定借款合同利率和相关税务处理方式的合同。税务规定主要包括对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和利息扣除的税务处理。

遵守利息收入的税务规定

按照税法的要求,任何贷款人获得的利息收入都应当列入应纳税所得额。利息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需要按照相关税法进行计算,并缴纳相应的个人所得税或企业所得税。作为贷款人,应当详细记录和申报利息收入,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合理规避利息支出的税务风险

针对利息支出,税法对于按照真实交易性质进行的利息支出给予充分承认。然而,如果利息支出被认定为偷逃税款、虚增支出或非法避税行为,将可能导致税务机关的处罚和后果。为了合理规避税务风险,借款人需要确保利息支出的真实合法性,依法纳税,避免出现违规操作。

了解利息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税法在一定情况下为借款人的利息支出提供了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即允许合理的利息扣除。例如,在购房贷款方面,个人可以享受按照相关税法规定扣除贷款利息的政策。但是,相关政策对于利息扣除的要求和限制非常严格,需要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申报和操作。

如何设计税法合规的借款合同

对于借款合同的设计,合规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以下是几个设计税法合规的借款合同的要点:

  1. 明确双方义务:借款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详细规定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
  2. 合理确定利率:利率是借款合同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应当根据相关税法规定和市场情况确定合理的利率水平,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利率。
  3. 详细记录利息支出:借款人应详细记录利息支出的相关信息,并确保其真实合法性,避免被认定为非法避税行为。
  4.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条件:如果借款人符合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条件,可以依法享受利息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

借款合同税务风险的后果

对于违反税法规定的借款合同,可能会引发以下税务风险和法律后果:

  • 税务罚款:税务机关有权对违反税法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和追缴税款等。
  • 信用记录受损:借款人违反税法规定,在个人和企业信用记录中可能会留下不良记录,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 法律诉讼:严重的违法行为可能引发法律诉讼,涉及刑事责任和法律责任。

如何避免借款合同税务风险

为了避免借款合同税务风险,借款人和贷款人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

  1. 合规意识:加强税法意识和税务合规教育,了解税法规定并制定相应合规措施。
  2. 合理规避:在遵守税法规定的前提下,合理规避税务风险,避免滥用税收优惠政策和违规操作。
  3. 及时申报:借款人和贷款人应及时准确地申报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
  4. 寻求专业帮助:借款人和贷款人可以寻求专业税务咨询和审计机构的帮助,确保借款合同的税务合规性。

总之,税法对于借款合同的税务处理有着一定的要求,违反税法规定将可能带来巨大的税务风险和法律责任。借款人和贷款人应都要遵守税法规定,在借款合同中保持税务合规,避免税务风险的发生,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八、内部员工往来借款利息账务处理?

内部员工往来借款利息记入其他收入科目。

九、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如何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九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关联方,是指与企业有下列关联关系之一的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一)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关系;

  (二)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控制;

  (三)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

  提示:一、关联方包括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

  二、关联关系的含义

  (一) 相互间直接或者间接持有其中一方的股份总和达到一定比例的

  (二) 直接或者间接同为第三者持有股份达到一定比例的

  (三) 企业与另一方有资金借贷方面的关系的

  (四) 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与另一方有密切联系的

  (五)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购销、生产技术等,与另一方有密切联系的

  (六) 对企业生产经营、交易具有实际控制的其他利益上相关联的关系,包括家族、亲属关系等

  第一百一十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第一百一十一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合理方法,包括:

  (一)可比非受控价格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的价格进行定价的方法;

  (二)再销售价格法,是指按照从关联方购进商品再销售给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方的价格,减除相同或者类似业务的销售毛利进行定价的方法;

  (三)成本加成法,是指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进行定价的方法;

  (四)交易净利润法,是指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进行相同或者类似业务往来取得的净利润水平确定利润的方法;

  (五)利润分割法,是指将企业与其关联方的合并利润或者亏损在各方之间采用合理标准进行分配的方法;

  (六)其他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方法。

  第一百一十二条 企业可以依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按照独立交易原则与其关联方分摊共同发生的成本,达成成本分摊协议。

  企业与其关联方分摊成本时,应当按照成本与预期收益相配比的原则进行分摊,并在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报送有关资料。

  企业与其关联方分摊成本时违反本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其自行分摊的成本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十、公司往来借款合同模板

公司往来借款合同模板:确保双方权益,畅通企业资金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往来借款已成为许多公司日常经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为了确保借贷双方的权益,合理合法地进行资金往来,使用一份合适的公司往来借款合同模板至关重要。

公司往来借款合同是企业之间进行资金借贷时相互约定的一份正式文件,它规范了双方在借贷过程中的权益和义务。一份完善的合同模板能够帮助各方明确资金流动的路径和支付方式,降低未来产生纠纷的风险。

在制定公司往来借款合同时,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明确借款双方信息及基本条款

首先,合同中应该明确标注出借方和借款方的具体信息,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等重要联系方式。

借款合同也应该包含基本的条款,如借款金额、借款利率、还款期限等。这些信息的明确可以避免日后发生分歧或误解。

确定还款方式

还款方式是公司往来借款合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合同应该明确规定还款的具体方式和时间,如按月还款、一次性还款等。

此外,还款方式中也应说明是否需要支付利息,以及每次还款的具体金额。合同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商议达成一致,以确保还款的合规性和及时性。

确立违约责任

在公司往来借款合同中,双方应该对违约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借款方逾期未还或借款方违约的情况。

合同可以规定逾期还款的罚息标准和违约金金额,同时也应明确违约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补偿方式。

附加条款和保密条款

根据实际情况,公司往来借款合同中可以添加一些附加条款,以满足具体业务需求。

例如,合同可以规定借款用途,以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合同还可以包含保密条款,保护双方在交易中的商业秘密和敏感信息。

合同签署和保存

最后,一份完善的公司往来借款合同应该由双方签署并保留备份。签署合同时,双方应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确保理解和认同其中内容。

同时,合同的保留备份也是至关重要的。合同应保存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以备日后需要查阅或证明合同有效性之用。

总结

使用一份合适的公司往来借款合同模板,可以确保借贷双方的权益,降低纠纷风险,畅通企业间的资金流。

合同模板中应明确双方的基本信息和借款条款,确立还款方式和违约责任,同时添加附加条款和保密措施。

合同签署后,双方应妥善保管合同备份,以备将来可能需要查阅或证明合同有效性之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83个专题97532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