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所得税 > 淘丁企服

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怎么填?

246 2023-11-23 21:36

一、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A类怎么填?

照实填写就行。营业收入:账户上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视同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财务会计报表(损益表或利润表)上的【利润总额+或—应纳税调整的增加或减少】。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季度累加)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季度累加)利润总额=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季度累加)。

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且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是”。本年度新成立企业,预计本年度资产总额、从业人数、从事行业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或者本期本表第9行“实际利润额 \ 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的金额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条件的纳税人,选择“否”。

二、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要怎么填?

新办新注册企业全没收入打所税申报表填写信息表、保存;收入表填数点保存;其余类推本支表、期间费用表、纳税调整表、税收优惠表、职工薪酬、资产折旧、弥补亏损、主表、封面、保存完毕点申报即收入按照税收政策平要预缴所税预缴(填表收入填按5%利润率所额于等于贰0万优惠按依0%缴纳所额于等于三0万享受5%微优惠其两条件应激所税额系统自给)平预缴数全应缴数(用补交0申报)收入、本支、期间费用表(其余相同,用全填)实填写保存自归集主表主表填营业税金及附加数看结存利润少与预缴利润相差少纳税调整表调整(本身表调整项目:业务招待费、营业外支等项根据情况调整)收入没预缴即执行真查账征收要想0申报要0利润收入、本支、期间费用、职工薪酬、资产折旧、弥补亏损、税收优惠表都实填写保存主表营业税金及附加数填看利润数差少通纳税调整表调整调0利润即实现0申报同信息表、封面、关联申报都要

三、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A类报表怎么填写?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所得税A类报,每行具体填写如下:

  首先填写“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11、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四、我们公司零报税怎么填写企业所得税季度A类申报表?

1、0申报,就收入为0,附表中的收入明细表中的收入填0

2、0申报,就收入为0,营业成本也为0,附表中的营业成本表中的成本填0

3、0申报,一般是收入为0,但不代表费用为0,管理费用中应该有一点工资支出,财务费用里面应该有一些帐户管理费、结算卡年费之类的支出,财务费用里面应该有利息的收入,以上应该合理核算一个金额进去。 填完以上几个表,其他表基本都是填0了,主表会自动生成。

五、小规模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类)怎么填写?

一、小规模纳税人所得税申报表(B类),是经过税务局鉴定核准,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适用的。 二、具体填报流程如下: 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一季度为1月1日到3月31日,二季度为4月1日至6月30日,三季度为7月1日至9月30日,四季度为10月1日至12月31日,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所属期为申报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申报年度汇算清缴表时,仍需要做第四季度的季度申报表。 2、“纳税人名称”和“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上载明的纳税人名称和税务识别号(15位数字)填写,目前实际填报时纳税人识别号和纳税人名称都是税务主管部门后台直接核定的,只需要初次申报时核对一下是否正确,无需纳税人填写。 3、申报表第1行至第6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 A、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B、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C、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 D、第4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4行=第1行-2行-3行。   E、第5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F、第6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第6行=第4行×5行。 G、本表第7行至第9行由“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报。第7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H、第8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I、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9行=第7行÷(1-第8行“应税所得率”)×第8行。 J、第10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K、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  (1)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6行×10行。  (2)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1行=第9行×10行。   L、第12行“减: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享受的减免税。根据财税发[2015]34号文件规定,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预缴时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万元的,填报本表第6行或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与15%的乘积;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低于20万元(含20万元),预缴时累计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万元但不超过30万元的,以及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万元但不超过30万元的,填报本表第6行或第9行“应纳税所得额”与5%的乘积。  M、第13行“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N、第14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第14行=第11行-12行-13行。当第14行≤0时,本行填0。   O、“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税务机关核定本期应当缴纳的所得税额(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额核减后的数额)。 三、表内各项数据的逻辑关系:1、第4行=第1行-第2行-第3行。2、第6行=第4行×第5行。3、第9行=第7行÷(1-第8行)×第8行。4、第11行=第6行(或第9行)×第10行。5、第14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当第14行≤0时,本行填0。

六、企业清算所得税申报表怎么填写?

别急,看看填报说明,先填附表一,再填附表二。慢慢看,看懂了,说明你进步了。初步填写一下,然后去税务,请他们指出错误,再修改数据。填报说明供参考。

七、利润负数企业所得税怎么填写报表?

利润总额为负数,要看企业纳税调整后事项及是否允许弥补往年亏损等情况。需要调整的事项有营业收入,成本费用支出,以前年度亏损弥补

八、企业所得税季度报表的填列方法?

  企业所得税季度报表,结构分为两部分:;

  一、第一部分为第1行至第16行,纳税人根据自身的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

  其中:实行“据实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9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1行至14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6行。

  二、第二部分为第17行至第22行,由实行汇总纳税的企业填写的。总机构在填报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填报第18行至20行;分支机构填报第20行至22行。

  每行具体填写如下:

  首先填写“税款所属期间”:纳税人填写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公历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

  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收入填报。

  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按其会计制度核算的成本(费用)填报。

  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其中包括从事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在本行填写按本期取得预售收入计算出的预计利润等。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比照填报。

  4、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5、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6、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享受减免税优惠过渡期的税收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高新技术企业优惠及经税务机关审批或备案的其他减免税优惠。 第7行≤第6行。

  7、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8、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9、第11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行不包括纳税人的境外所得。

  10、第1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所得额”:填报纳税人依据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11、按季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4按月预缴企业:第12行=第11行×1/12 11、第13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12、第1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的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第14行=第12行×第13行

  13、第1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依据税务机关认定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出的本月(季)应缴纳所得税额。

  14、第18行“总机构应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5、第19行“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税款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6、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总机构以本表第一部分(第1-16行)本月或本季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

  17、第21行“分配比例”: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分配表》中确定的分配比例。

  18、第22行“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分支机构依据当期总机构申报表中第20行“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额”×本表第21行“分配比例”的数额。

九、企业所得税季报报表怎么填?

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8.第8行“其他免税收入”: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减免项目名称及减免性质代码。

9.第9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9行=第1行-2

行-3行。

10.第10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1.第11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9行×10行。

12.本表第12行至第14行由“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报。第12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13.第13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4.第14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4行=第12行÷(100%-第13行“应税所得率”)×第13行。

(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1.第15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2.第16行“应纳所得税额”:

(1)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6行=第11行×15行。

(2)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6行=第14行×15行。

(三)应补(退)所得税额的计算

1.第17行“减: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纳税人填报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减按20%税率征收(减低税率政策)和减按10%税率征收(减半征税政策)。

享受减低税率政策的,本行填写本表第11行或第14行×5%的积。

享受减半征税政策的,本行填写本表第11行或第14行×15%的积;同时填写第18行“减半征税”。

2.第19行“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经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3.第20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第20行=第16行-17行-19行。当第20行≤0时,本行填0。

(四)由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第21行“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税务机关核定本期应当缴纳的所得税额(小型微利企业填报核减减免税额之后的数额)。税务机关统计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时,按照该行次数额,根据情况倒算减免税数额。

(五)小型微利企业判定信息的填报

1.预缴申报时本栏次为必填项目,填写“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

(1)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纳税人:

①纳税人上一纳税年度汇算清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本年预缴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②本年度新办企业,“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③上年度“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应纳税所得额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预计本年度会计利润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否”。

④纳税人第1季度预缴所得税时,鉴于上一年度汇算清缴尚未结束,可以按照上年度第4季度预缴情况选择“是”或“否”。

⑤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2)核定应纳税额的纳税人:

核定定额征收纳税人,换算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0万的填“否”,其余填“是”。

2.年度申报时填写小型微利企业相关指标,本栏次为必填项目。

(1)“所属行业”:填写“工业”或者“其他”。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除工业以外的行业填写“其他”。

(2)“从业人数”: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以及企业接受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填报纳税人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3)“资产总额”:填报纳税人全年季度资产总额平均数,计算方法同“从业人数”口径,资产总额单位为万元,小数点后保留2位小数。

(4)“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纳税人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选择“是”,其他选择“否”。

四、表内表间关系

1.第9行=第1行-第2行-第3行。

2.第11行=第9行×第10行。

3.第14行=第12行÷(100%-第13行)×第13行。

4.第16行=第11行(或第14行)×第15行。

5.第17行=第11行或第14行×15%(或5%)的积。

6.第20行=第16行-第17行-第19行。当第20行≤0时,本行填0。

十、企业所得税年度报表有41张,是否所有报表都要填写?

不是,很多单位没有的业务,可以选择不填报(不要打钩)。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2014年版)〉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3号)政策解读第三条规定,修订后的申报表共41张,与现行16张表格相比,虽然增加了25张,但由于许多表格是选项,纳税人有此业务的,可以选择填报,没有此业务的,可以不填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82个专题25154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