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所得税怎么填?
企业所得税有预缴和汇缴,预缴就是填写资产总额,人数,累计到当月的收入,成本,费用总额,小微企业按照25%征收减按20%。
汇缴填的很详细,需要账簿上的所有损益类明细,以及调增调减项目,之前预交的会直接扣除。
二、地税所得税附表三工资项怎么填?
账载金额指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金额,即你的计提数,税前扣限限额指实际放发数.因为工资扣除的原则是合理,真实发生,至于压一个月是否为跨期费用的认定,
三、企业所得税申报怎么填?
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口径计算填报.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纳税人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其数据取自收入支出表;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纳税人其数据取自业务活动表;实行其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纳税人,根据本表项目进行分析填报.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项目,除根据主表逻辑关系计算的外,通过附表相应栏次填报.
四、企业所得税本年累计怎么填?
所得税本年累计收入的累计1月至12月的累计收入;营业成本是1到12月的累计成本 看报表数填列,然后利润总额也是参照十二月份的报表就可以填出来了
五、企业所得税年报106000怎么填?
关于这个问题,请问您是指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吗?如果是,以下是106000元的填写方法:
1. 在第一张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表)”中,填写“应纳所得税额”一栏,填写本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即106000元。
2. 在第二张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B表)”中,填写“应纳税所得额”一栏,填写本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即106000元。
3. 在第三张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C表)”中,填写“应纳所得税额”一栏,填写本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即106000元。
以上是106000元企业所得税年报的填写方法,如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税务专业人员。
六、企业所得税到底归国税还是归地税?
这个划分是比较复杂的,而且有变化。
曾经一段时间是如楼下所说根据注册时间决定的。但目前的新成立企业,主要是根据流转税的征收机关决定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职能划分。简而言之,就是交增值税的企业所得税归国税,交营业税的归地税。
七、小微企业企业所得税a类表怎么填?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收入 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会计制度核算的营业成本 第4行“实际利润额”:填报按会计制度核算的利润总额减除以前年度待弥补亏损以及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后的余额。 第5行“税率(25%)”: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的25%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第6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计算出的当期应纳所得税额。第6行=第4行×第5行,且第6行≥0。 第7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小型微利企业优惠。第7行=第4行*5%, 第7行≤第6行。 第8行“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报累计已预缴的企业所得税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 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本次应补(退)预缴所得税额。第9行=第6行-第7行-第8行,且第9行<0时,填0, “本期金额”列不填。 因此,要确定好第4行“实际利润额”即您会计报表上的“利润总额”,会计要你填500元税款,可以推算,第4行填2500(500/20%)元;第6行填625元;第7行填125元。其他行次计算分析填报。
八、广东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怎么填?
“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口径计算填报。
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纳税人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
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其数据取自收入支出表;
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纳税人其数据取自业务活动表;
实行其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纳税人,根据本表项目进行分析填报。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项目,除根据主表逻辑关系计算的外,还应当通过“附表”相应栏次填报。
九、企业所得税季报报表怎么填?
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由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在月(季)度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使用。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的纳税人,年度汇算清缴使用本表。
二、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
年度中间开业的,“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号码(15位)。
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件中的纳税人全称。
三、具体项目填报说明
(一)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本表第1行至第11行由“按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写。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取得的各项收入金额。
2.第2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收入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不征税的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政府性基金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3.第3行“免税收入”:填报纳税人计入利润总额但属于税收规定免税的收入或收益。第3行填报4行+5行+6行+7行+8行的合计数。
4.第4行“国债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国务院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取得的利息收入。
5.第5行“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填报纳税人持有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
6.第6行“符合条件居民企业之间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填报本期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情况。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7.第7行“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22号)等规定,符合条件并依法履行登记手续的非营利组织,填报取得的捐赠收入等免税收入,不包括营利性收入。
8.第8行“其他免税收入”:填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减免项目名称及减免性质代码。
9.第9行“应税收入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9行=第1行-2
行-3行。
10.第10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1.第11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9行×10行。
12.本表第12行至第14行由“按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填报。第12行“成本费用总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金额。
13.第13行“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填报税务机关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14.第14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4行=第12行÷(100%-第13行“应税所得率”)×第13行。
(二)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
1.第15行“税率”:填写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
2.第16行“应纳所得税额”:
(1)按照收入总额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6行=第11行×15行。
(2)按照成本费用核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第16行=第14行×15行。
(三)应补(退)所得税额的计算
1.第17行“减: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免所得税额”: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纳税人填报的减免所得税额。包括减按20%税率征收(减低税率政策)和减按10%税率征收(减半征税政策)。
享受减低税率政策的,本行填写本表第11行或第14行×5%的积。
享受减半征税政策的,本行填写本表第11行或第14行×15%的积;同时填写第18行“减半征税”。
2.第19行“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当年累计已经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
3.第20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计算填报。第20行=第16行-17行-19行。当第20行≤0时,本行填0。
(四)由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的企业填报
第21行“税务机关核定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税务机关核定本期应当缴纳的所得税额(小型微利企业填报核减减免税额之后的数额)。税务机关统计小型微利企业减免税时,按照该行次数额,根据情况倒算减免税数额。
(五)小型微利企业判定信息的填报
1.预缴申报时本栏次为必填项目,填写“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
(1)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的纳税人:
①纳税人上一纳税年度汇算清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本年预缴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②本年度新办企业,“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③上年度“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应纳税所得额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预计本年度会计利润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否”。
④纳税人第1季度预缴所得税时,鉴于上一年度汇算清缴尚未结束,可以按照上年度第4季度预缴情况选择“是”或“否”。
⑤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2)核定应纳税额的纳税人:
核定定额征收纳税人,换算应纳税所得额大于30万的填“否”,其余填“是”。
2.年度申报时填写小型微利企业相关指标,本栏次为必填项目。
(1)“所属行业”:填写“工业”或者“其他”。工业企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除工业以外的行业填写“其他”。
(2)“从业人数”: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以及企业接受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从业人数填报纳税人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3)“资产总额”:填报纳税人全年季度资产总额平均数,计算方法同“从业人数”口径,资产总额单位为万元,小数点后保留2位小数。
(4)“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纳税人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选择“是”,其他选择“否”。
四、表内表间关系
1.第9行=第1行-第2行-第3行。
2.第11行=第9行×第10行。
3.第14行=第12行÷(100%-第13行)×第13行。
4.第16行=第11行(或第14行)×第15行。
5.第17行=第11行或第14行×15%(或5%)的积。
6.第20行=第16行-第17行-第19行。当第20行≤0时,本行填0。
十、请问企业所得税是报国税还是地税呢?
企业所得税在国税缴纳。 国税主要负责征收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 国税征收的范围:(1)增值税;(2)消费税;(3)中央企业所得税;(4)中央与地方联营组成的股份制企业所得税;(5)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6)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税;(7)铁道、金融保险等行业集中缴纳的营业税、所得税和城建税;(8)证券交易征收的印花税;(9)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10)利息所得税;(11)车辆购置税;(12)中央税和共享税附征的教育费附加;(13)出口退税;(14)集贸、个体税收。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