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算类型包括?
根据会计工作的长期实践中,根据具体登记会计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以下5种会计核算形式:
(1)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
(2)科目汇总表会计核算形式;
(3)汇总记账凭证会计核算形式;
(4)多栏式日记账会计核算形式;
(5)日记总账会计核算形式.
会计核算形式又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或财务处理程序,是指会计凭证组会计核算中,会计凭证组织、会计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会计账簿组织,是指各自的种类、格式及内部关系;记账程序是指从填制、整理、传递会计凭证,到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个过程的工作步骤和方法。
二、医院公用经费支出包括哪些?
医院公用经费支出包括水费、电费、油费、医疗器械费、一次性医用口罩等
三、学校人员经费支出包括哪些?
一、办公费:反映学校购买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
二、印刷费:反映学校的印刷费支出。
三、手续费:反映学校支付的各类手续费支出。
四、水费:反映学校支付的水费、污水处理费等支出。
五、电费:反映单位的电费支出。
六、邮电费:反映学校开动的信函、包裹、货物等物品的邮寄费及电话费、电报费、传真费、网络通讯费等。
七、物业管理费:反映学校开支的办公用房、职工及离职人员宿舍等应由学校承担的物业管理费,包括综合治理、绿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
八、交通费:反映学校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的租用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等。
九、差旅费:反映学校工作人员出差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人员调动旅费补助等。
十、出国费:反映学校工作人员出国的住宿费、旅费、伙食补助费、杂费等支出。
十一、维修(护)费:反映学校日常开动的固定资产(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维护费用,网络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费用,以及按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
十二、租赁费:反映租赁办公用房、宿舍、专用通讯网以及其他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十三、会议费:反映会议中按规定开动的房租费、伙食补助费以及文件资料的印刷费、会议场地租用费等。
十四、培训费:反映各类培训支出。按标准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也在本科目中反映。
十五、专用材料费:反映学校为完成其业务活动但不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专用材料、一般教学设备支出,如教学实验所需材料、药品试剂、动物、低值易耗品、工具等购置费用。
十六、设备购置费:反映用于购置并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支出。
十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反映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
四、单位总经费支出包括哪些?
经费支出是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科目,现在叫"事业支出",管理费用是企业会计制度科目.核算内容有些类似.
如工资、附加工资、动力费、维修费、业务费等.
经费支出按支出对象分类,就是将费用按照编制单位预算的要求进行再分类,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部分.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考核单位定员、定额的执行情况及行政工作效果.
五、公认核算原则包括?
核算原则是以企业以权利或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
具体内容
1、客观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就应该是真实可靠的。要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就应当在会计核算时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如果会计核算不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就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甚至还会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上的失误。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其结果会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3、相关性原则。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其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者决策。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相关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如果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那么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就不具有相关性了。
4、一贯性原则。也称一致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对于企业发生的有些经济业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采用多种会计核算方法。例如:企业存货的领用和发出,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或后进先出法等确定其实际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假如企业在不同的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据此计算出来的会计资料就会有差异,从而会产生不同的经济结果。
5、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不同的企业可能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为了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比较同类行业,不同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企业只要是相同的交易或事项,所采用的会计指标计算口径应当一致。
6、及时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使用者及时作出经济决策。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贯彻及时性原则,首先要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第二要按会计制度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第三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时限内,及时编制出财务会计报告并及时传递给会计报告使用者。
7、明晰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明晰性有两层意思;一是会计信息简单、扼要;二是会计信息明了、准确。
8、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企业凡在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用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9、配比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坚持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其成本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与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
10、历史成本原则。就是指企业的各项资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11、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收益仅涉及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12、谨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作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能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费用。要求企业应按会计制度规定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但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各种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
13、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大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重要性原则与会计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关。坚持重要性原则,就能够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收益大于成本;反之就会使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
六、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核算的有哪些?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指出,企业经营活动发生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用附加等相关税费均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
另外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在本科目核算。2016年5月,在营业税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后,利润表里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一下子失去了最主要的载体。绝大多数企业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将名不副实,没了“营业税”,光剩下“及附加”了,明显名不副实。财会[2016]22号文出台了,规定全面试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名称调整为“税金及附加”科目。这次名称变化不仅是形式的变化,也有实质的变化。“税金及附加”科目比调整前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范围有所增加。之前在“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支的“四小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也同步调整到“税金及附加”科目。七、企业经费支出包括研发支出?
一部分是研究阶段的支出,另一部分是开发阶段的支出。发生费用时,财务会计借记“研发支出——研究支出”,贷记“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物品/财政拨款收入/银行存款等”;预算会计借记“事业支出/经营支出”,贷记“财政拨款预算收入/资金结存等”。
八、核算费用包括哪些内容?
一、本科目核算小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
为购建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按规定应予资本化的部分,不包括在本科目的核算范围内。
二、发生的财务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预提费用”、“银行存款”、“长期借款”等科目。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等,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四、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九、请问账务核算包括哪些?
财务会计核算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十、会计循环核算方法包括?
(一)设置账户
设置账户是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由于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复杂多样的,要对其进行系统地核算和经常性监督,就必须对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便分门别类地、连续地记录,据以取得多种不同性质、符合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和指标。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采用复式记账方法,可以全面反映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防止差错和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财务收支的基础,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
(四)登记会计账簿
登记会计账簿简称记账,是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在账簿中分类,连续地、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件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记录各项经济业务,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账簿记录是重要的会计资料,是进行会计分析、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按照一定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以便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产品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可以考核生产经营过程的费用支出水平,同时又是确定企业盈亏和制定产品价格的基础。并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重要数据。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提高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保证账实相符。同时,还可以查明各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情况以及各种结算款项的执行情况,以便对积压或损毁的物资和逾期未收到的款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理和加强对财产物资的管理。
(七)编制会计报表
编制会计报表是以特定表格的形式,定期并总括地反映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和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会计报表主要以账簿中的记录为依据,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整理而产生一套完整的核算指标,用来考核、分析财务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编制下期财务和预算的重要依据。
以上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虽各有特定的含义和作用,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在会计核算中,应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一般在经济业务发生后,按规定的手续填制和审核凭证,并应用复式记账法在有关账簿中进行登记;一定期末还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进行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在账证、账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