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税法 > 淘丁企服

职工福利费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吗?

70 2024-03-08 01:10

一、职工福利费可以全额在税前扣除吗?

职工福利费可以按比例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四条 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前款所称工资薪金,是指企业每一纳税年度支付给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员工的所有现金形式或者非现金形式的劳动报酬,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年终加薪、加班工资,以及与员工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支出。

二、社保管理费税法上允许全额扣除吗?

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在管理费用列支的项目可以在所得税前扣除,但税法对有些项目的税前列支规定与财务会计制度有差异,这时就需要对超过税法规定列支标准的管理费用做纳税调整,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征收企业所得税。如:业务招待费......

三、职工生日蛋糕计入福利费可税前扣除吗?

1、职工生日蛋糕计入福利费,只要福利费发生额在工资总额的14%以内,即可税前扣除。

2、福利费的开支范围,国家是有明文规定的,主要应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职工医药费、职工工伤赴外地就医路费以及企业福利部门的各项开支等。福利部门主要包括:医务室、托儿所、幼儿园。

3、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纳税人按照计税工资标准计提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分别为2%、14%、2.5%),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纳税人超过按计税工资标准计提的职工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则不得扣除。纳税人发放工资低于计税工资标准的,按其实际发放数计提三项经费。

4、税前扣除主要指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前可以扣除的项目。

四、单位的通勤车,能否算作职工福利费税前扣除?

1,企业租用通勤车的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属于为职工提供方便,应计入职工福利费。 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文件规定,发给员工的交通补贴不包括在“不作为工资薪金支出”的范围内,因此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按计税工资标准在税前扣除。

2,企业租用公交公司的车辆作单位通勤车,附有服务业发票和租赁协议。应按运输合同贴花贴花。

3,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福利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五、什么可以作为福利费公费经费职工经费的扣除基数?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规定标准以内按实际数扣除,超过标准的只能按标准扣除。具体标准为: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可以全额扣除;计算三项经费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六、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如何在税前扣除?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标准分别是:

1、职工福利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

2、工会经费是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

3、职工教育经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5%;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七、福利费与职工福利基金的区别?福利费与职工福?

为了提高职工集体和个人的福利,按照有关规定形成的,用于职工福利方面支出的一种专用基金。

该种基金是在专款专用的财务制度下,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账务处理方法。1993年会计制度改革后,这种方法也随之被废除。

按老制度规定,企业职工福利基金的要有成本和税后利润,其使用范围主要是职工集体和个人的福利开支。

如工业企业的职工福利基金主要来源于:

(1)按应付工资总额扣除食品价格补贴和各种资金后的11%从成本中提取(编外人员和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

(2)按归还基建借款和专用借款的利润的一定比例从利润中形成;

(3)按比例从企业税后留利中形成。其使用范围包括:

(1)企业职工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的费、医务人员工资、医务经费、职工因公负伤应医路费等开支;

(2)职工集体福利设计开支;

(3)职工浴室、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各项支出扣除各项收入后的差额补贴;职工食堂用具的购置和修理费用等支出;

(4)农副业生产的开办费和亏损补贴;

(5)职工生活困难补助以及按国家规定由职工福利基金开支的其他支出。职工福利基金的形成和使用,应在“专用基金”账户所属的“职工福利基金”明细账户中进行核算。

根据专款专用的原则,“职工福利基金”应专款专用,专户存储。 “职工福利基金”在核算形式上类似于现行会计制度中的“应付福利费”,但两者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一种专用基金,属于权益,后者是一种流动负债。

其次,前者要遵循专款专用的财务制度,后乾则没有这种不合理的限制。

八、职工福利费超过部分可以在以后年度结转扣除吗?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标准分别是:

1、职工福利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

2、工会经费是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

3、职工教育经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5%;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九、税法中的速算扣除额是什么?

速算扣除数并非税法规定,而是根据税法推算出来的一个方便计算的系数。所谓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法中,对计税依据直接乘上最高税率,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税额之差,这个差在每一级都是一个常数。事先推出这个常数,对于快速计算税额很有帮助,所以这个数叫“速算扣除数”。

现行税法中实际上关于个税的计算这么规定的。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1 不超过1500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例一: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个税呢?

10,000=3500+1500+3000+2000

其中3500免征;1500按3%,征税45元;3000按10%,征300元;2000按20%,征400元。

整个算下来征税745元。

这么算很麻烦,所以会计们发明了速算扣除数。

所谓的“速算扣除数”就是: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法中,对计税依据直接乘上最高税率,得到的结果与真实的税额之差,这个差在每一级都是一个常数。事先推出这个常数,对于快速计算税额很有帮助,所以这个数叫“速算扣除数”。

快速计算个税的公式是【计税依据×最高税率-速算扣除数=最终税额】。

税率3%对应速算扣除数为0

税率1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1500*(10%-3%)+0=105

税率2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4500*(20%-10%)+105=555

税率2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9000*(25%-20%)+555=1005

税率30%对应速算扣除数为35,000*(30%-25%)+1,005=2,775

税率3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55,000*(35%-30%)+2,775=5,505

税率45%对应速算扣除数为80,000*(45%-35%)+5,505=13,505

例二:如果某人扣保险后工资10,000,怎么计算个税呢?

10,000-3,500=6,500元。

6,500介于4,500和9,000之间,使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555

6,500*20%-555=745

十、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标准是多少?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标准分别是:1、职工福利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2、工会经费是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3、职工教育经费是工资薪金总额的2.5%;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里需要注意两点:1.销售(营业)收入的范围:销售货物收入、劳务收入、出租财产收入、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视同销售收入等;2.孰低原则:实际扣除限额按扣除最高限额与实际发生数额的60%孰低原则确定。   例:纳税人销售收入2000万元,业务招待费发生扣除最高限额2000×5‰=10(万元)。分两种情况:   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支出40万元:40×60%=24(万元);税前可扣除10万元,此时纳税调增数额=40-10=30(万元)。   

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支出15万元:15×60%=9(万元);税前可扣除9万元,此时纳税调增数额=15-9=6(万元)。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83个专题107545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