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税互动涉税信息已调取怎么删除?
如涉税信息已被银税互动调取,其保存与删除您需要与银税互动进行沟通确认。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银行、税务等机构在履行法定职责时,需要保留相关信息。
如果您认为银税互动不应保存您的涉税信息,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向银税互动提出删除请求,或向相关行政机关投诉举报。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前提下,我们也要尊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相关部门的工作需要。
二、个人涉税信息采集什么意思?
就是去个税申报系统上,把个人身份信息输入完整
三、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请查询自身涉税信息,应提交哪些资料?
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涉税信息查询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1号)第八条规定,纳税人按照本办法第七条无法自行获取所需自身涉税信息,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税务机关应当在本单位职责权限内予以受理。
书面申请查询,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涉税信息查询申请表;
(二)纳税人本人(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因此,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请查询自身涉税信息应按上述文件要求提供资料。
四、居民涉税信息尚未声明怎么解决?
是银行系统提示吗,一般在银行的电子渠道或者柜台就可以更新涉税信息了。
五、涉税信息查询结果告知书怎么打?
打出日月季交税明细,欠税款金额以及后续事项。
六、为什么涉税信息向银行不能推送?
现在很多的社区信息都需要去银行网点进行处理,直接向银行推送不成功,银行也需要核实和验证信息是否真实。
七、税务部门通报 5 起涉税违法案件,20 余人被判刑,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5起涉税案都和增值税有关联,有3起是徐开增值税发票。这玩意,是偷税人员的传统艺能了。不过在大数据面前,犯罪成本越来越高咯。
国家税务总局曝光5起税务案:为何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卷土重来?
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表示:2021年,税务部门切实加强税收监管和税务稽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和曝光了一批重大偷逃税案件。26日下午,有关地区税务部门还将曝光5起涉税违法案件,持续发挥震慑和警示作用。
这引起了人们的热议。不少吃瓜群众推测与近来互联网相关领域的灰色地带有关(参见一文读懂薇娅税务问题:合理避税与税收筹划的红线在哪里?)。但鉴于雪梨、薇娅案后上千名网络主播主动自查补税,以及“涉税违法”的精准表述,本人认为不太可能是“擦边球”性质的税收筹划问题。
果然,随后公布的5起涉税违法案件均为性质恶劣的刑事犯罪案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5件涉税大案均涉及增值税发票类违法事实,其中有3起是典型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涉案的价税合计金额高达44亿元。
一时间众人惊呼:
增值税发票大案又要卷土重来了吗?
❶ 前度刘郎今又来?
我国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7%,实行普遍征收。由于其课税范围涉及领域更广,既有利于保证国家税收稳定、合理增长;又有利于降低重复征税的弊端,促进专业化协作生产及生产经营结构的优化;还有利于以“奖出限入”的形式,激发当时外贸的积极性。因此在实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从2011年开始,各地开始进一步“营改增”试点。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至此,营业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增值税诞生的本意,是减少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社会生产良性循环。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却有不少企业与个人钻“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空子。
闪亮登台的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因此理论上必须以实际发生商品流转或应税劳务为事实基础;而在程序上则是开票人自己填写后向税务部门报送。
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用于直接税款抵扣,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是开票人自己填写再申报的银行支票,这对部分报税人是一道容易滋生贪念的灵魂考验。
偏偏当时电子化征税概念尚未出现,各地税务局联网更是无从谈起。因而给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甚至有个别地区出现了内外勾连的现象。
1997年3月,一封寄达税务总局的检举信中说到:
浙江省金华县财税局11个基层所,仅1996年就为全国各地企业dai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20亿元之多…
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起偷税案终于露出水面。
彼时刚成立的税务总局稽查局,联合监察局调集人手成立专案组,进驻金华。经过艰难取证,专案组发现彻查后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1995-1997年间,浙江省金华县共有218户企业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65530份,遍及全国3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票价税合计631亿元。
这起特大涉税案件中,虚增增值税专用发票被企业大量用于直接抵扣税款,造成国家税收的严重流失,几乎宣告了局部地区增值税缴纳机制已经失灵,甚至导致增值税税制无法有效推行。
当专案组回京向税务总局及上级领导汇报情况时,时任副总理的朱同志批示道:
这么大数量,为何不能早发现?
本着“乱世用重典”的原则,一场暴风骤雨袭来。
199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X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决定》,确立了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并确立了最高处以无期徒刑或者死刑。1996年10月,最高法发布了关于适用《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犯罪行为进行了明确化。1997《刑法》第三章第六节中的“危害税收征管罪”,特意加入了5项与虚开增值税发票相关的具体罪名(例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直到整肃初见成效后,我国才于2011年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删除了虚开增值税发票罪的第2项(即取消死刑),但仍然保留无期徒刑。
❷ 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秘辛
(一)基本原理
刑罚虽重,但依然架不住有人刀头弑血。犯罪分子常用的手段遵照如下大致程序:
① 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空壳公司,逃避监管。而不是亲身下场;
② 虚构交易或者改变已有交易金额。例如,在没有任何真实货物交易的情况下,以较低开票费(在联网背景下,经过税务机关多次彻查整治,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犯罪成本激增,目前市面上开票费普遍在7%-8%)买入虚拟货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
③ 联系目标客户。以优惠开票费(例如10%-13%,仍然低于标准增值税发票的税率%)虚开出售。
在此过程中,开票人赚取的是增值税发票进出项的差价点数,购票者的利润空间在于发票费率与增值税税率(17%)之间的差价,至于最终的损失,则是税款抵扣之下的国家税款流失,本质上由全国人民承担。
当然,在实务中,犯罪分子除了虚构交易或者改变已有交易金额,还有专门钻政策空子的。例如,为了减轻农户和涉农生产销售企业的税赋负担,我国规定农产品收购发票可以自行开具且不需缴纳增值税,这就引来了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进项税额的犯罪手法。
2020年湖南娄底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7亿元的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嫌疑人在6个月内收购的农产品达1亿元。
(二)为什么难以侦破
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屡禁不止,除了极大的利益外,较低的犯罪门槛与较高的侦查成本也是重要原因。具体而言:
1,当事人容易提前达成攻守同盟。例如,产业链中均以皮包公司操作,下游买家的发票证据容易被毁,跨区域(省份)协调调查困难。
2,调查取证方式麻烦。尤其是早期条件所限,办案人从各家银行调取的资金流水证据都是纸质的。各家银行的打印字体、格式还不一致,人工稽查、工作量很大。涉案资金过亿的案件,案卷往往达到数十卷。而1997年金华案中,仅对重点嫌疑人胡银峰的调查案卷就超过成年男子身高
3,工作量巨大、办案成本高。侦查人员需要在短短数个月内对每一笔资金流向进行分析、画图,最终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并编制为犯罪轨迹图,便于检察官、法官理解整个涉案过程,难度极大。后来更普遍的做法是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但这种处理方式的费用较高(甚至达到数十万元),且审计师缺乏专业的犯罪调查经验,容易忽略资金参与犯罪的痕迹。
(三)办案的关键在哪里
当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税收征收与稽查方式的改变,以及办案经验的积累,侦查增值税类案例的关键窍诀也被人们熟知:
首先,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命门’是专用发票通过多层空转后,必有资金回流。因而对资金流向的追查往往是最佳突破点。
其次,在案情中,为了牟取高额利润,犯罪分子需要获得数量巨大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销项余票,容易被大数据监控。例如2015年宁夏石嘴山案、2020年湖南娄底案、2021年山东日照案……无一不是在前期的反常销售记录中露出马脚。
因此,1月26日税务总局在公布本次5起涉税案时,特意总结道,2022年除了进一步强化常态化打击、进一步强化典型性曝光外,重点放在进一步强化精准性监管上,具体包括:
建立健全以“信用+风险”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实行纳税人动态信用等级分类和智能化风险监管。依托税收大数据,聚焦高风险行业、领域的纳税人,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稽查并适当提高抽查比例,积极开展部门联合监管,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❸ 尾声
2021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体现出分类精准监管的思路,力度实现从“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的转变。自2021年8月底以来,税务总局官网曝光的19起涉税违法或偷逃税案件,相当一部分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获得线索或突破口。
而自2106年全面推行“营改增”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就成为企业最大的税务风险之一。该罪起刑点低、刑罚重(税款数额1万元或使国家税款被骗取5000元的即可入罪),因而需要企业主高度重视,以免因小失大、酿成悲剧。
现阶段,营改增的转型效应不容忽视,它是使我国税制适应经济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层次的必然选择。
因此,税务总局对增值税涉案的重视,一方面是净化市场秩序、提升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保证为企业减负、实现共同富裕的利民举措不至于被不法分子窃取的客观要求。
当然,监管手段只是外在,最重要的是强调“唯税收与死亡不可避免”的行为准则时,让全体公民真正明白依法纳税的意义。
国家税务总局曝光5起税务案:为何虚开增值税发票案卷土重来?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Y2NjU3OQ==&mid=2247485270&idx=1&sn=1c7ae5471690b13ab7f0de52232d3c8d&chksm=ce46166af9319f7c616d02b308b7ec6209acdbb905c9dde3e0181748475bb48649ce47ab08b1&token=707152804&lang=zh_CN#rd更多内容请访问公众号将军箭(jiangjunjian31)。左走天堂,右走金盆,弓开弦断,一往无前。本号关注财经与民生,虽是自娱自乐,仍求立足干货!欢迎关注,欢迎转发!
八、纳税人存在未缴销的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是什么?
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的处理:
1、《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填报
具备网上办税条件的,纳税人可通过网上办税系统,自主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不具备网上办税条件的,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并出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副本(未换照的出示税务登记证副本),或加盖纳税人公章的副本复印件(以下统称“税务登记证件”);已实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只需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
2、跨区域涉税事项报验
跨区域涉税事项由纳税人首次在经营地办理涉税事宜时,向经营地的税务机关报验。纳税人报验跨区域涉税事项时,应当出示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副本(未换照的出示税务登记证副本)。
3、跨区域涉税事项信息反馈
纳税人跨区域经营活动结束后,应当结清经营地的税务机关的应纳税款以及其他涉税事项,向经营地的税务机关填报《经营地涉税事项反馈表》(附件2)。
提示:①跨区域涉税事项,按照合同金额填开,结算金额大于合同提供决算重新开具,结算金额小于合同提供决算向预缴税务机关说明情况,预缴税款的依据是实际开票金额;②正常核销时,在云厅就可以办理,逾期的要去当地税务机关办理;③纳税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向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填报《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表》,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是根据项目分别办理的。④如果工程完工,但质保金发票还未开具,需办理延期,开完质保金发票后再进行核销。
九、江苏跨区域涉税事项报告交不起税是什么原因?
涉税事项报告跨区域交不起税的原因是由于涉及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税收政策不同,导致纳税人无法正确执行税收政策,也可能是由于税收机构之间的沟通不畅或信息共享不足导致的。 在实际操作中,纳税人应该提前了解跨区域涉税事项的相关政策,以便更好地履行法定义务。同时,相关税收机构应加强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更好地服务纳税人。
十、设立分公司,涉税信息采集表需要录入系统吗?
分公司税务登记表上不用填注册资本或投资总额,因为是分公司无注册资本或投资总额。
税务登记表中有关栏目的填写说明:
1.“纳税人名称”栏: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或有关核准执业证书上的“名称”;
2.“身份证件名称”栏:一般填写“居民身份证”;
3.“注册地址”栏:指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有关核准开业证照上的地址。
4.“生产经营地址”栏:填办理税务登记的机构生产经营地地址。
5.“国籍或地址”栏:外国投资者填国籍,中国投资者填地址。
6.“登记注册类型”栏:即经济类型,按营业执照的内容填写;
7.“投资方经济性质”栏:单位投资的,按其登记注册类型填写;个人投资的,填写自然人。
8.“证件种类”栏:单位投资的,填写其组织机构代码证;个人投资的,填写其身份证件名称。
9.“国标行业”栏:按纳税人从事生产经营行业的主次顺序填写,其中第一个行业填写纳税人的主行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