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得益于科技创新和打造的优势产业,成为近年综合实力突飞猛进的城市之一。在全国36个重点城市中,10年间GDP总量同比增长将近3倍,年平均增速12.3,仅次于贵阳。近些年,合肥的经济结构基本是工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在去年第三产业首次突破50%,说明经济结构已逐步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从具体的产业来看,全市可分为6大主导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
装备制造
家用电器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
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
光伏及新能源
其中又以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增速最为迅猛,年增速常年保持在30%以上,已成为国内最完整和最先进的面板及光学生产基地。京东方的6代、8.5代、10.5代最先进的面板线均已投产落地。整个产业链带动光学、面板、玻璃、IC等投资超过1400亿元。在可以预见的一段较长时期,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将成为合肥第一大主导产业。其次为家用电器制造产业,合肥集聚国内几乎全部白色家电巨头,包括格力、海尔、美的、华凌等。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之地之一,家电四套件之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和空调去年产量将近7045万台。全国每10台电视机、4台电冰箱、4台洗衣机、17台空调就有一台产自合肥。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全市上下游产业链上规模企业为192家,2017年完成主营收入956亿元,将成为合肥第三个千亿级产业群。去年含新能源车在内总计生产45万辆,已稳步成为合肥第三大主导产业。
全市第四大主导产业为光伏及新能源,去年完成太阳能电池产量870万千瓦,占全国的1/11。
总体而言,合肥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和境内布局的优势产业密不可分,依托成为国内第二个国家科学中心,在科技人才的引进,科研项目的落地,研究机构的建立方面都具有相当优势。合肥经开区、高新区已发展成为国内综合实力前列的园区。在去年的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排名第14位,在中部仅次于第12名的武汉经开区。
不过同时也应该看到,合肥离经济强市的距离还有不少差距,就是在中部都面临武汉、长沙和郑州的围堵。截止至2017年底,全市各产业集群仍然规模偏小,产值偏低。最高的家电集群产值才1764亿元。各行业上规模的企业仅为2257家,数量上远低于其他经济强市。
从10年前的2000多亿总量,500多万人口,变化成如今7800个亿的总量800万+的人口,人均GDP将近10万元,合肥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确实可圈可点。作为旁观者,希望合肥发展得更好。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