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管部门有权处置企业资产吗?
企业有违规违法的行为,政府是有权处置企业资产!
并非所有企业都需要公开处置!需要公开处置的,往往都是受让方属于“非国字号”企业,单位,个人的情况!
根据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处置给私人或者第三方时,的确,大部分要经过批准,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的交易所公开交易!
二、企业不良资产处置是什么意思?
资产管理公司通过打包(将某一银行某一地区的银行不良资产集中起来)通过拍卖(对一般买受人来说)、协议转让(对国资委等来说)的方式将银行不良债权转让给买受人并获得相应对价的一种交易行为,原来是政策性处置,现在已经逐渐商业化了。
三、企业注销,固定资产和存货怎么处置?
注销前 需要把存货、固定资产等变卖出售,一般税务注销时,只允许报表上有银行存款 余额,其他的应收、应付等等都要处理的。
四、可盘活处置资产?
盘活资产就是采取措施,使资产、资金等恢复运作,产生效益。
企业在处置闲置资产中,应着眼于长远发展,立足于眼前实际,根据当地政府制定的城镇发展及市场建设规划,并结合企业网点建设规划,确定闲置资产的处置地域、范围,调整不合理的资产结构,力争把资产盘活,确保增值。
盘活闲置资产涉及到方方面面,应顾全大局,化解各种风险和矛盾,及时向上级汇报,并争取当地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支持,多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努力提高闲置资产处置效益。
五、国有资产处置流程?
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91号)、《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号国有资产处置程序。
一、公务用车处置程序
1、单位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公务用车处置申请和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意见材料,填写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一式三份)。
2、提供资产原始价值的相关材料及车辆有关证件,并将车辆存放指定地点。
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车辆进行评估,并在规定时间内核准确认评估结果。
4、委托产权交易机构,按规定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公开竞价处置;车辆处置公告期应不少于7天,车辆展示期应不少于2天,当处置竞价低于评估核准价90%时应重新按规定程序进行处置。
5、将处置款项全额缴入县财政专户;车辆处置评估费、公告费、交易费等费用在车辆处置价款中支付,车辆处置净收入按规定缴入县金库。
6、如属报废车辆,处置单位需提供技术部门鉴定资料和非正常损失责任的处理文件,报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后,将报废车辆交物资回收公司回收,并由回收公司开具报废汽车回收证明,并将报废收入缴入县财政专户。
二、土地房屋资产处置程序
1、单位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资产处置申请及政府和主管部门相关决议文件,填写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一式三份)。
2、提供资产原始价值的相关资料及资产有关证件。
3、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核查资产证照,证照不齐、权属不清的,由资产处置单位到国土、房产等相关管理部门核实办理有关手续;对处置国有土地,如需改变土地用途,资产处置单位应提供国土和规划等部门相关审批手续。
4、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产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并在规定时间内核准确认评估结果。
5、交由产权交易机构按规定程序,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式进行处置; 处置公告期应不少于20天;
6、将处置收入全额缴入县财政专户; 处置评估费、公告费、交易费等费用在资产处置价款中支付,资产处置净收入按规定缴入县金库。
三、国有资产调拨程序
1、资产调入单位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国有资产调入的申请,及主管部门和资产调出单位的意见材料。
2、提供资产原始价值的相关材料及资产有关证件,有偿调拨的资产,需委托具有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
3、调出调入单位分别填报国有资产调拨审批表。
4、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复后,有偿调入单位,将有偿调拨款项缴入县财政专户。
四、国有资产报废程序
1、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资产报废申请及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填报国有资产报废审批表。
2、提供资产原始价值的相关材料及资产有关证件。
3、提供技术部门鉴定资料和非正常损失责任的处理文件。
六、集体企业的资产处置有什么法律规定?
是这样的.
集体企业处置资产的是要经过你们当地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的.他们不批的你们是减少不了资产的.
七、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销资产如何处置?
民办非企业单位注销时,注册资金是可以取出来的: 1、在清偿完所有债务(包括员工工资,物业费用等)后可以返回在帐的剩余资金。 2、注册资金必须在公司注销前取出来并销户。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个人投入资金处理: 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个人投入资金要具体内容具体处理,一般来讲由于是非企业,不做实收资本处理,作为借款处理。剩余财产按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规定处理。民办非企业单位举办者对其投入的资产不再拥有财产权和处置权。剩余财产的处理,应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的监督。 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办法: 第二十一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注销登记的,应当于办理注销登记前,在业务主管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按照清算程序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间,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剩余财产的处理,应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机关的监督。 第二十二条 民办非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应当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提交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注销税务登记凭证和清算报告。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登记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并将注销登记情况告知其业务主管单位、税务、公安、价格、质量技术监督、人民银行等部门。 民办非企业单位自核准注销之日起终止。
八、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时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时,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
这句话是错误的。
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发生盘盈时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企业的固定资产在盘亏时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
1、企业在盘盈固定资产时,首先应确定盘盈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
根据确定的固定资产原值借记“固定资产”,贷记“累计折旧”。
将两者的差额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其次再计算应纳的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接着补提盈余公积,贷记“盈余公积”;最后调整利润分配,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固定资产盘亏造成的损失,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的固定资产,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
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九、保险资产处置部门职责
保险资产处置部门职责
保险行业作为金融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资产处置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和任务。保险资产处置部门的职责主要包括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投资决策等方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有效履行保险资产处置部门的职责,对于保险公司的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资产管理
保险资产处置部门的首要职责之一是有效管理保险资产,包括固定收益、股权等多种投资品种。资产管理需要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投资目标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和计划,保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同时,资产管理还涉及到资产配置、投资组合优化等方面,需要严谨的风险控制和有效的监测机制。
风险控制
在保险业务中,风险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保险资产处置部门需要定期评估和监测资产的风险状况,及时应对市场波动和风险事件,保证资产负债匹配,维护公司的资产安全和稳健经营。风险控制需要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提升公司的风险应对能力。
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是保险资产处置部门的核心职责之一。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投资机会时,保险资产处置部门需要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合理评估风险回报比,做出符合公司长期利益的投资决策。投资决策需要综合考量市场因素、公司需求以及风险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提高投资收益的同时保证资产安全。
监督管理
保险资产处置部门还需要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和运营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规范资产处置行为,确保业务运作合规、透明。监督管理需要不断完善公司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行业趋势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变化,保险资产处置部门的职责和作用也在不断演变和拓展。未来,保险资产处置部门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在保险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保险资产处置部门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保险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
总的来说,保险资产处置部门的职责既是一项重要的责任,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通过有效履行职责,提升服务质量,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保险资产处置部门将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支撑和增长引擎。
十、扶贫项目资产处置原则
扶贫项目资产处置原则
扶贫项目的实施是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随着项目的完成和资产的积累,资产处置成为一个关键环节,它关乎项目的可持续性和效益的最大化。在进行扶贫项目资产处置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确保公平、透明、依法依规地开展资产处置工作。
公平原则
扶贫项目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平原则,即在处置资产时对各利益相关方公正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等保障。公平处置资产,有助于建立诚信关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应确保信息公开透明,不得私相授受,以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规范原则
内容 扶贫项目资产处置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合法合规开展资产处置工作。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资产处置项目,应当依法依规进行,避免出现违法乱纪的情况。规范处置资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合法合规的资本参与扶贫项目,推动扶贫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效益原则
扶贫项目资产处置应当注重效益原则,即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追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最大化。有效管理和处置资产,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扶贫项目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确保资产处置效益的前提下,也要注重对受影响群体的合理关怀和补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风险控制原则
扶贫项目资产处置涉及到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遵循风险控制原则,即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控制,减少风险对项目的不利影响。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保障项目资产安全和稳定运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可以提高资产处置的成功率,保障项目的良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扶贫项目资产处置的根本原则,即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推动扶贫项目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有效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扶贫项目资产处置才能取得长期稳定的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语
扶贫项目资产处置原则的遵循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遵循公平、规范、效益、风险控制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实现资产处置的合理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化,最大限度地实现项目的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扶贫项目资产处置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为实现扶贫攻坚目标、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