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助企纾困解难,稳住市场主体
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和组合式税费政策在助企纾困解难、稳定市场主体预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留抵退税持续加力。全年全市留抵退税规模约36亿元,截至目前共退税2621户,累计退税总额28.92亿元(其中市县级退税4.34亿元)。二是减税降费长期扩围。1-8月,共下达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中央直达资金14.36亿元。继续巩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清零成果,及时发布收费项目目录清单,在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租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费用、旅行社旅游服务保证金等多领域降低费率标准,减免资金合计1188.58万元。平均融资担保综合费率降低至1%以下。三是税费保费延长缓缴。截至7月底,缓缴企业养老保险费15169.3万元,涉及企业4772户,惠及职工114117人;缓缴失业保险费236.2万元,涉及企业288户,惠及职工27210人。在惠及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5个特困行业中:缓缴企业养老保险2140.2万元,涉及898户、15715人,缓缴失业保险85.9万元,涉及56户、4768人。四是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制定“采购5条”,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在“简化政府采购程序、加快政府采购时间、增强政府采购惠及中小企业力度、发挥好政府采购帮扶带动作用、畅通绿色采购通道”五个方面更好支持和服务市场主体。
二、真金白银奖补,有效促进消费
通过多轮“消费券”的发放,有效刺激了市场消费,形成明显的拉动效应。一是数字“消费券”直惠个人。全市安排财政资金3600万元,开展“晋情消费 乐购忻州”系列促消费活动,在餐饮、家电、家居、零售、汽车加油等带动效果明显的消费品领域安排政府数字消费券。二是爱心“消费券”纾困解难。落实2322.5万元资金,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对登记在册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员发放爱心消费券。
三、强化财金联动,全力推动投资
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充分用足用活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撬动金融资本放大杠杆效应。一是精准投放财政资金。全力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太忻一体化发展忻州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项目。大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给予一次性临时购房补助。二是灵活使用金融工具。完成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县一体化运营改革,截至7月底,我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4579户,担保业务规模20.345亿元,同比增长30%。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专项资金作用,及时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三是合理分配政府债券。截至目前,我市共争取到2022年新增政府债券额度56.0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额度14.2亿元,专项债券额度41.86亿元。现已分配到太忻经济忻州区35.63亿元,重点保障产业园区、集大原高铁、太忻大道、三大板块旅游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四、加大产业支持,助力产业发展
积极落实产业政策,大力促进三次产业全面发展,加大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支持力度。一是落实强农惠农补贴政策。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性补贴4.36亿元和种粮农民农资一次性补贴1.3亿元。常态化开展小麦、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加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力度,在中央财政补贴150元/亩,在省级50元/亩基础上市级再配套支持30元/亩。支持乡村产业链稳定,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二是全力支持新型产业发展。对2021-2023年建设的5G基站,申请落实一次性定额补贴。对5G领域新认定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省级奖励基础上市级再给予10%的配套资金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融合应用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规奖金在首次“小升规”企业奖励资金基础上上浮30%。统筹用好市级技改资金,对获得省级技改资金支持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氢燃料电池及氢能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项目给予适当配套支持,鼓励我市氢能产业发展。三是支持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对重大文旅康养项目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和贷款贴息,下达文化产业专项资金55.64万元,对22个重点新创文艺作品,12个省级以上获奖作品及第十一届梨花奖作品进行奖励,统筹安排60万元资金,支持忻州文化研究院北路梆子历史剧《救孤壮歌》排演,大力扶持精品演艺剧目、优秀影视剧目创作传播。四是支持打造重点产业链。安排市级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对列入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分别给予一定奖励。统筹利用省级民航发展专项资金,落实中央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政策,出台了《忻州市阶段性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实施细则》,目前正对有关航空公司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
五、保障民生支出,兜牢“三保”底线
一是抗疫资金足额下达。疫情防控资金8790.76万元及时足额保障,目前已下达6290.76万元。二是稳岗资金大幅退返。1-7月,以“免申即享”发放模式落实稳岗返还资金4260万元。三是帮扶救助快启直达。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0.8亿元,其中,中央资金7.6亿元,省级2.5亿元,市级安排资金6000余万元,通过财政直达资金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全面落实好全市1200余名困难、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安排财政资金127.18万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