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一步细化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指标。对于科技园区投入、科技企业投入和科技项目投入三个方面,目前只按科技三项经费总合指标统计,显得笼统而不够具体。
2、进一步突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结构的内部差异性。目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指标难以反映其内部支出的结构性差异,在对指标赋权时,必须考虑到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结构的内部差异性,并尽快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3、进一步分解专利指标,明确专利构成。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最直接有效的体现――专利指标正逐步受到重视。
4、进一步明确技术收入指标构成,鼓励技术开发。目前大多采用技术合同成交额或技术收入这类指标来反映技术创新的经济收益,这还不够全面。应进一步明确技术收入的构成。
5、应将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的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注意增加社会和生态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尤其是要增加反映科技创新的正、负外部效应的相关量化指标。
6、逐步增加科技创新链中高校创新能力和科技园区孵化作用力的指标。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力量之一――高校的创新能力逐步得到重视。
7、逐步增加反映科技创新外部环境方面的指标。良好的科技创新外部环境和氛围将大大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