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个税改革 > 淘丁企服

汽车保险改革历程?

172 2024-02-22 12:11

一、汽车保险改革历程?

日前,北京作为第三批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地区,正式启动商业车险改革。按照2016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总体部署,北京、河北等18个保监局所辖地区在2016年6月底,完成商业车险改革新旧切换。至此,商业车险改革已全面铺开。“从目前情况来看,商业车险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结果好于预期。”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自主定价营造公平环境

“此次商业车险改革,主要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车险消费者满意度,引导财产保险行业提升自主经营意识,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化的条款费率形成机制,把商业车险的产品定价权交给保险公司,把产品的选择权交给广大消费者和车主。”刘峰说。

据悉,改革前各公司使用相对统一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改革后,各保险公司对不同风险水平的机动车和驾驶人厘定不同的商业车险费率,逐步实现公司自主定价、市场化定价。按照改革方案,商业车险费率厘定标准公式更新为:保费=基准保费×费率调整系数。其中,基准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因此,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无赔款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

公开信息显示,各地实施方案略有差异。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区将统一使用行业最新版示范条款,在纯保费计算规则、附加费用率、自主核保系数、自主渠道系数等方面与全国保持一致,而对无赔款优待及上年赔款记录系数(以下简称“NCD系数”)赔款次数决定的取值范围在全国的基础上有所延伸,并将采用交通违法浮动系数。

以北京地区车辆为例,北京NCD系数取值范围在0.4到3之间,比全国0.6到2之间的取值范围更大。如果汽车一年不出险,无赔款优待系数为0.85,即保费可以打8.5折。该系数两年、四年、五年及以上不出险分别为0.7、0.5、0.4,即最低可享受保费4折。而一年出险10次及以上车辆的费率浮动系数为3,保费上浮到三倍。

清华大学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认为,引入交通违法浮动系数,强化保险费率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约束,规范驾驶人文明驾驶,有效维护了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今后,高风险驾驶者将面临保费上浮,低风险驾驶者优惠则更大。

据了解,此次商业车险改革引入了车型定价,对安全性低、零整比高的汽车厘定更高的费率,“零整比”即市场上该车型全部零配件的价格之和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这不仅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并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汽车厂商长期垄断造成配件价格畸高的不正常现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说。

竞争加剧倒逼险企创新

此次改革,保险责任范围明显扩大。新规强调,将冰雹、台风等自然灾害,驾驶证失效或审验不合格,未上牌照新车,以及家庭成员人身伤亡等情形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改革扩大保险责任范围,同时平均保费支出下降,短期看,行业竞争有所加剧;但长期来看,将助力保险公司实现精确定价,优化产品服务,提升行业经营水平,促进市场繁荣。”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华山表示,保险行业应该通过不断积累的价值数据,细分客户人群,设计出科学化、个性化的产品,改善客户体验,努力推进行业的升级发展。

商业车险改革后,保险公司掌握车险定价权,即保险公司可拟定自主核保系数与自主渠道系数。“这促使市场从过去以费用为主的竞争,转变为以产品价格和服务为核心的竞争,这有助于保险公司创新产品服务,加快行业转型升级。”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何林说。

“今后要加强成本核算管理,增强定价能力,运用车联网、大数据等方式,推出更加精准、多维度的创新产品服务,把握改革契机,提高经营能力。”英大泰和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跃表示。

“改革前,中小保险公司由于体量、网点、销售渠道等方面较大型险企相对不足,经营压力很大;改革后,中小保险公司把握改革红利,在产品设计、服务客户以及经营能力方面抓紧提升,可以获取更多客户青睐。”何林说。

另外,代位求偿机制在新规中也得到优化。简单来说,被保险机动车与其他车辆发生意外事故后,有三种索赔方式供被保险人选择,既可以直接向对方索赔,也能够直接向对方保险公司索赔,还可以由本车投保的保险公司先行赔付,再由其向对方追偿。

放开前端更要管住后端

伴随商业车险改革的积极成效显现,一些问题逐渐显现。比如,市场费用竞争加剧的问题。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车险综合赔付率和费用率多呈现“跷跷板”关系,赔付率较高的地区,费用率比较低;赔付率低的地区,费用率比较高。

“由于商业车险改革对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提升、配件工时价格不合理快速上涨,以及小额案件索赔过程中不必要的社会成本支出等方面发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因此车险综合赔付率下降。”陈秉正说。

“但是,很多公司把赔付率下降的红利作为资源投放市场开展费用竞争,短期内导致手续费的上涨和综合费用率的上升。”刘峰说。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第一批试点地区车险综合费用率为40.82%,同比上升3.88个百分点;第二批试点地区为38.85%,同比上升4.12个百分点;第三批试点地区为38.36%,同比上升5.19个百分点。

“费用率的这种上升,带来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不理性的。随着改革的推进,价格空间的打开,降低费用投放是保险公司的理性选择。”何林说。

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市场费用竞争加剧相关问题,“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治本,进一步丰富车险产品种类,扩大费率浮动空间,将竞争方式转变为包括品牌、价格、服务等在内的多维度多元化竞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险公司主要依靠费用竞争的问题。”刘峰说。

他还表示,短期内,还是应该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来治标,将放松价格管制与强化市场监管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建立产品监管制度,要求保险公司定价有测算,使用有管理,定期有回溯;另一方面,健全非现场和现场检查制度,加强偿付能力监管,防止出现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为下阶段商业车险改革的持续推进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国企改革的历程和意义?

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我国机构改革发展历程?

务院机构改革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3年和2018年进行了8次改革,今年为第9次改革。

1、1982年: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这次改革历时3年之久,范围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较大、目的性较强的一次建设和完善各级机关的改革。这次改革不仅以精兵简政为原则,而且注意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对政府机构设置提出的新要求,力求使机构调整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有利条件,较大幅度地撤并了经济管理部门,并将其中一些条件成熟的单位改革成了经济组织。

这次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减少了副职,提高了素质;在精简机构方面,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人员编制从原来的5.1万人减为3万人。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其历史性进步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

2、1988年: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这次改革着重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其内容主要是合理配置职能,科学划分职责分工,调整机构设置,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运行机制,加速行政立法。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

通过改革,国务院部委由原有的45个减为41个;直属机构从22个减为19个,非常设机构从75个减到44个,部委内司局机构减少20%。在国务院66个部、委、局中,有32个部门共减少1.5万多人,有30个部门共增加5300人,增减相抵,机构改革后的国务院人员编制比原来减少了9700多人。

3、1993年: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这次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这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性贡献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改革后,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41个,加上直属机构、办事机构18个,共59个,比原有的86个减少27个,人员减少20%。

4、1998年: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

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共10个:电力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冶金工业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地质矿产部、林业部、中国轻工业总会、中国纺织总会。这样,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消除。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5、2003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改革目标是,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这次改革重大的历史进步,在于抓住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29个组成部门经过改革调整为28个,不再保留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其职能并入新组建的商务部。

6、2008年:探索实行大部门体制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设置27个。这次国务院改革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

这次改革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科学发展;二是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是按照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要求,对一些职能相近的部门进行整合,实行综合设置,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7、2013年: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

这次改革,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8、2018年:优化调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

此次改革提出:要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机构职能优化和调整,构建起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9、2023年:加强重点领域机构职责优化调整

此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加强科学技术、金融监管、数据管理、乡村振兴、知识产权、老龄工作等重点领域的机构职责优化和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包括十三个方面: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

·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

·组建国家数据局

·优化农业农村部职责

·完善老龄工作体制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

·国家信访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按照5%比例)

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仍为26个。

四、如何促进增值税改革?

为完善现代税制体系、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当前增值税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立法与改革要做好衔接。增值税立法是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项目,准备工作也已经进行了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的征求意见稿曾经于2019年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布,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2021年5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法(草案)》拟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当然,增值税立法并不意味着改革的“冻结”。针对现行增值税制度在税率、优惠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应不断深化增值税改革,同时增值税的立法应充分酝酿,并预留出改革空间。

二是中性特征要进一步体现。营改增之后税率档次增多,减税降费之后减免税优惠增加,简易征收和差额征收等特殊征收方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增值税的中性特征。如何深化增值税改革,并体现其中性特征,是下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的重要目标。当前,应使增值税制度设计回归其本源,突出其中性特点,将与增值税中性原则不符、征收不便利的方面进行优化调整。

清理各类减免税优惠,逐步取消生产经营性减免税,将减免税优惠聚焦在教育、医疗、文化、宗教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及农业、民政、福利、技术政策等公益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议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着力推动增值税简易计税方法向一般计税方法转变。

逐步降低增值税在我国税收总量中的比重,最大限度降低增值税施行对经济运行效率的负面影响,使增值税的设置充分体现宽税基、轻税负、易征收的特点。

三是完善机制要探索多条路径。在深化增值税改革中,首先,应逐步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目前,影响抵扣的主要因素是纳税人的贷款利息支出不允许抵扣。如果贷款利息能纳入抵扣,将有利于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大力支持企业发展。

其次,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在风险可控、有效监管的前提下,扩大出口服务免税或零税率政策适用范围。最后,完善留抵退税机制。在核算一般纳税人的应纳增值税税额时,当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其差额便是期末留抵税额,未抵扣完的部分可留待下次继续抵扣。

从国际上来看,大多数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和地区都采取留抵退税的做法,只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超过其销项税额,税务部门将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未抵扣的部分予以退还。

如法国允许纳税人自行选择退税或留抵,即如果能满足税务部门规定的相关条件,纳税人可以在纳税申报时选择全部或部分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同时纳税人可以决定将留抵税额递延至以后纳税期间,用于抵扣未来应缴纳的增值税。我国可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留抵退税机制。

四是征管创新要加强新技术支撑。当前,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促进了新商业模式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给增值税的征收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深化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方向应是发挥现有的税收征管优势,并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实时跟踪商品和劳务的物流、资金、票据等流向,明确税基,使费用透明,实现税制改革、征管手段和技术创新相互驱动,以强化增值税征收管理。

另外,利用数字经济的手段去降低税法遵从成本,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等逃税行为,是深化我国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方面。全面推进增值税专用发票电子化改革,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重点由管“票”改为管票上的“信息”,提高发票信息比对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

五、东方酒店集团改革发展历程是?

1978年,东方酒店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创立了东方集团。从此,东方集团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共进,把握发展大势,抓住变革机遇,奋发有为,锐意进取,在龙江的沃土上点燃希望,在祖国的大地上创造辉煌,在世界的舞台上挥洒光彩。东方集团是改革开放真真切切的见证者、参与者、践行者、探求者、受益者。

六、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历程?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国有企业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推行股份制改革。90年代,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行产权分置、重组和上市等措施。

2000年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注重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益,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重点在于推动国企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监管和治理,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深化,促进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良性互动,实现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七、增值税的起源,在法国的发展历程?

法国增值税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产生的基础是当时的流 转税制度。1917年,法国将对各类商品分级从量定额征收的产品 税改为对工商业均按销售额征收2%的营业税。1925年将对工商 企业按统一比例税率改为按商品种类以不同税率征收营业税。

八、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一、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

(一)1949年—1978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实施由政府“统包统配”、高度计划与集中的劳动就业体制。

(二)1979年—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实施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改革统包统配就业制度。

(三)1986年—1994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结合国有企业改革,有步骤地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初步确立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双向选择机制。

(四)1995年—2001年: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在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配合国企改革的深化,实施再就业工程,实现国有企业富余劳动力的平稳转移,进一步推进我国就业制度改革。

(五)2002年—现在:这一阶段主要特点是,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在解决好国有企业改革遗留的下岗失业问题的同时,建立起面向城乡所有劳动者的促进就业体制机制。

九、学前教育十年改革发展历程?

一、幼儿园十年发展概况

大通区幼儿教育一直坚持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2010年底,国家把学前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 号),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学前教育作为当前改善民生和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摆上重要日程;要突出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以发展普惠性幼儿园为方向,以幼儿为本、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明确要求各县(区)必须制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初,区教育局组织城市小学、乡镇中心学校到辖区街道、派出所摸底,并与统计局、计生委联系,统计3—6周岁适龄幼儿数、各学区内现有幼儿园数及布点情况,推算三年内应增设幼儿园数、教师数。在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了《大通区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2012年,我区学前教育工作受市级表彰,荣获淮南市幼儿园科学保教优秀县区称号。

截止2020年底,共实施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2011年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一期,2014年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二期,2017年制定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三期。始终坚持发展、规范、提高并重,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村办、个体办幼儿园。

截止2013年一期行动计划结束,全区共有幼儿园及看护点48所,其中公办独立园2所,小学附属幼儿园6所,幼教点5个;取得办园许可的民办园5所,幼儿看护点30个。学前三年适龄幼儿5500人,在园幼儿475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86.5%,比2010年增加20个百分点。在职幼儿教师292人,其中公办园51人,民办园及看护点241人。

截止2016年二期行动计划结束,我区共有公办独立幼儿园2所,公建民营幼儿园4所,幼儿看护点29所。学前三年适龄幼儿5000人,在园幼儿4573人,学前三年入园率由2006年的56%提升为91.46%;公办园及普惠性幼儿园(含收费较低的看护点)覆盖率为100%。2所公办园分别为:大通区幼儿园位于大通街道,是我区首批取得市一类园的公办幼儿园,在编教师26人;洛河镇幼儿园属洛河中心校主管,2016年被评为市二类园,在编教师22人。民办有证幼儿园7所:分别是位于九龙新村的锦程幼儿园(市一类园);位于大二小的港深童心幼儿园(市二类园);位于九二小的精心幼儿园(后更名为九龙岗镇中心幼儿园);位于大一小的小天使幼儿园;以及斯瑞明珠幼儿园、袭明英才幼儿园和文汇幼儿园,后3所园在2015年下半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划归淮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

2019年我区利用山朱小学的闲置校舍改建了大通区幼儿园山朱分园,开始了大通区学前教育的大跨步发展。之后的一年多,我区又先后改扩建6所公办园,到2020年秋季(即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期结束)我区的公办幼儿园数达到了9所,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完成了学前教育“985”的目标。

二、 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2012年7月,安徽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加强和促进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衔接工作的通知》(皖教基〔2012〕24号),明确提出要做好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我区加强对幼儿园班级规模、班额编制、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安排、教材使用等情况的检查,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保证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幼儿教育整体质量。

2013年,为落实淮南市一类园帮扶政策,区幼儿园分别与凤台县尚塘乡机关幼儿园、大通区袭明英才幼儿园签订了帮扶协议,洛河幼儿园接受市直机关幼儿园的结对帮扶。2012年8月,安徽省教育厅等5家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幼儿看护点分类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皖教基〔2012〕26号),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民办幼儿看护点实施分类管理,将幼儿看护点分为A、B、C三类,A类为看护点中条件较好的,有可能经过2到3年努力达到办园标准;B类为看护点中条件一般的,有可能经过2到3年努力达到A类标准的;C类为存在危及幼儿安全与健康隐患,短期内无力进行整改的。

2013年3月,安徽省教育厅等5家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对民办幼儿看护点实施动态管理的通知》(皖教基〔2013〕1号),我区按两个文件要求,对全区民办幼儿园看护点进行动态分类管理,并实施挂牌。实施分类管理后,我区积极引导各类幼儿看护点改善保教条件、规范保教行为、提高保教质量,力促A类幼儿看护点通过整改取得办园许可证,B类幼儿看护点通过整改晋级为A类,并逐步消除B类幼儿看护点,坚决取缔C类幼儿看护点。2016年底,有8个幼儿看护点升级为A类,为2所A类园颁发了办园许可证。2020年按照《关于淮南市2020年无证园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淮教督〔2020〕21号)的要求,我区取缔了全部A类看护点,对整改后达到办园条件的办理了办园许可证。2020年底,我区有证民办园的数量达到了11所,区教体局将他们全部纳入普惠性幼儿园进行规范管理。

三、幼儿园教师队伍

幼儿教师队伍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发展学前教育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

2013年1月下旬,教育部印发《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提出幼儿园应当按照服务类型、教职工与幼儿以及保教人员与幼儿的一定比例配备教职工,全日制幼儿园每班配备2名专任教师和1名保育员,或配备3名专任教师。根据标准(暂行),幼儿园教职工包括专任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

我们通过开展幼儿园教学半日开放活动、举办幼儿教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专题培训,邀请幼儿园教育专家开展幼儿教师培训、幼小衔接骨干教师培训和课堂观摩活动等多种措施,不断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大通区幼儿园还定期将优秀教师输送到农村幼儿园支教,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水平;同时洛河中心幼儿园选派骨干教师到区幼儿园挂职学习。2013年实施一类园接对帮扶。大通区幼儿园分别与凤台县尚塘乡机关幼儿园、大通区袭明英才幼儿园签订了帮扶协议,洛河幼儿园接受市直机关幼儿园的结对帮扶。

为持续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第三期,满足广大群众对学前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我区借鉴市直机关幼儿园及周边县区集团化办学经验,依托区幼品牌及办学经验,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集团化管办园的实践和探索。从2019年9月起,在区幼总园的基础上陆续开办了区幼山朱分园、区幼窑河分园、区幼余巷分园、区幼九龙分园和区幼外窑分园,初步构建了一园六址的集团化办园格局,目前共招收幼儿1200余名。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大通区幼儿园及各分园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合理营养的膳食、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家长的认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让农村幼儿也能享受到城市学前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结语: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大通区的幼教事业沐浴着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春风,像一只破茧而出的七彩蝶,承载着全区人民的期待翩翩起舞,朝着淮南市优质学前教育县区阔步前行。

十、二战后美国教育改革的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是美国教育大发展和大改革阶段。主要有1958年《国防教育法》的颁布,60年代开始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1971年的“生计教育计划”,70年代中期的“恢复基础运动”。

进入80年代后,美国朝野教育改革呼声强烈,但前景如何尚难预料。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83个专题101583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