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个税改革 > 淘丁企服

制约和影响的区别?

240 2023-12-22 07:06

一、制约和影响的区别?

制约因素是起到限制作用的因素,对结果的作用更直接。影响因素是对结果有间接作用的因素,其作用程度没有制约因素大。制约,限制约束:受环境制约。是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如互相制约。通俗讲就是,限制、约束的意思。影响,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

二、人口对国家的影响和制约?

优势:1、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人多了,优秀人才的绝对数量也就多了。2、人多了,市场就大,商机也就多。3、人口基数大的话,敌对国家或集团对你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可能性也就小了,顾及的因素也就会比较多。而且整个国家被征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4、人口多,劳动力资源就丰富,劳动力价格相比其他国家低,适合于发展劳动力需求大的产业。5、人口多,无论什么,总数就大,虽然平均不一定大。

劣势:1、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

世界人口数量已经从1950年的25亿和1980年的44亿猛增到2000年的60多亿。据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供的资料,联合国预计全球人口将增加到2025年的80亿和2050年93亿,预计全球人口能稳定在105或110亿左右。而未来的几乎所有人口增长均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为此未来世界不得不养活另外的50亿人。

2、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水资源、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将更加紧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引发空前的危机。

根据联合国的最新报告,亚洲的人口增长率出现下降趋势,但人口密度依然高于其他洲,在东亚和南亚,人均占有可耕地只有六分之一公顷,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的压力和农业灌溉用水的短缺,将迫使上述地区需要增加粮食进口以减少饥饿和改善营养结构。

三、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对生物种群影响的差异?

密度制约相当于生物因子,如捕食、寄生、流行病和食物等。非密度制约因子相当于非生物因子,如气候等。 密度制约因子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加大而增强,而且种群受影响个体的百分比也与种群密度的大小有关系。

非密度制约因子对种群的影响则不受种群密度本身的制约,在任何密度下种群总是有一固定的百分数受到影响或杀死。因此对种群密度无法起调节作用。

四、里根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任期间搞的星球大战,把苏联拖垮解体,世界由两极变成美国一家独霸。

五、人生选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要求我们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因此我们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要充分利用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各方面的有利条件3,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自身受教育水平,思想道德水平,知识构成,阶级立场等。

因此要求我们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文化水平。

六、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背诵口诀?

三、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影响教育发张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的选择

2.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发展

人口就业结构影响教育发展

七、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影响?

教育改革趋势和影响如下:

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其在教育改善中的地位是无法比拟的,教育改革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让学生得到更全面顺利的发展,教育部门力求为社会输送更多社会人才的教育改革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八、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和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阶段改革的特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改革第一阶段改革的特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改革措施

①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②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汉族服饰。

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姓拓跋改为姓元。

④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改革的影响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九、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整顿吏治、始班俸禄、严惩贪赃枉法,对于消除百余年来的官吏、守宰鱼肉人民之积弊、改进封建政权,起了积极作用。

第二,实行均田制、三长制和改革户调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士族门阀地主,抑制了他们的恶性发展,也有助于招引广大劳动人民回到土地上来,开垦荒地,恢复和发展生产。 第三,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改革措施孝文帝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范围极其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总体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第三,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正式迁都洛阳。

第四,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主要内容有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复姓、定族姓、迁都洛阳等,这是孝文帝改革中最重要的措施。

十、1948币制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1948年的金圆券发行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中国的经济、国统区百姓的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长期以来对它的研究稍显薄弱。本文以“民国期刊视野下的1948年币制改革”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这几部分内容:

第一章为民国期刊对币制改革的舆论造势和前景分析。

在币制改革前夕许多期刊报道西方国家的币制改革,为中国即将到来的经济改革宣传造势;在币制改革之初民国期刊对金圆券改革进行了分析和前景预测。

第二章为币制改革过程中重要人物和案件在民国期刊的报道。主要报道人物有蒋经国,王云五等,尤其蒋经国的报道为多。币制改革重要目的是稳定物价,因此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稳定物价格外引人注目。

另外当时期刊对陶启明案等经济案也有详细的报道。通过当年的报道,给我们展现了当时经济改革的困境,对我们了解那场币制改革有重要帮助。

第三章为币制改革之后对百姓生活、经济生产的影响。百姓生活受币制改革的影响尤为深重,正如有些报道所说,这次币制改革是对老百姓的一场掠夺。

任何经济改革必须照顾大众利益,否则难免失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83个专题47273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