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权利还是侵犯权益?
侵犯权利一般指侵犯了他人的民事权利,多用于知识产权的侵占行为。
盗用他人注册商标是一项严重的侵犯权利行为。
1、定义不同:权益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所说权益。 会计学上指资产。属于所有人的叫做所有者权益,属于债权人的权益叫做债权人权益。两者总称为权益。权利是指: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任何人一方面应该进行一定的价值付出,另一方面又应该得到一定的价值回报。
2、范围不同:权益包括权利和利益范围更广,而权利只是价值的付出与回报,至于利益是否获得就未定;
二、侵犯企业权益是什么?
《工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一)克扣职工工资的;
(二)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三)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
(四)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五)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
三、经常停电侵犯什么权益?
电是一种商品,没有特殊情况供电部门是不能随便停电的,停电前必须公示告知,如果供电部门不明原因的频繁停电给居民或工厂造成损失的,供电部门应给与赔偿。供电系统频繁停电是否有赔偿的问题,居民用电只要没有造成电器设备损坏原则上没有赔偿。商业用电或者特殊行业用电,根据双方当时签定的用电协议或者特殊用电合同的相关条款执行。不可避免的突发事故停电,电网突然瘫痪停电对于特殊用户无法保障供电有一定的赔偿。
四、乱取外号侵犯了什么权益?
乱取外号侵犯了公民的名誉权。乱取外号行为是对你的侵权行为,你可以郑重警告对方停止危害行为,也可以起诉到法院,要求法院判决他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可要求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五、伪造他人信息侵犯了什么权益?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伪造授权是犯罪的行为。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现已变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以窃取或者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法律依据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十七、将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修改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公民的信息不能够作为倒卖、泄露、伪造等为自己牟利,如果一旦发生这种行为将会被认定为犯罪,根据实际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来确定最终的刑罚是什么。需要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发现自己的信息被泄露,需要及时报警保障自己的权益。
六、侵犯股东权益什么程度坐牢吗?
侵犯股东权益出现犯罪行为了就会坐牢。
七、侵犯消费者权益要报警吗?
侵犯消费者权益可以报警。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发现商品的质量不合格;或在接受服务时,对服务质量、态度不满意,这时,可以先当场或事后找商店进行交涉,说明情况,提供证据,表明态度,并在商店承认事实的前提下,提出具体合理要求,促使纠纷能及时解决。
二、请求消费者委员会调解解决。消费者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专门的社会团体。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消委会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市、区(县)消费者委员会均可,最好向争议发生地的区(县)消委会投诉为宜。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也可以向有关工商、物价、技监、标准、计量、卫生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这些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在自己的业务职责范围内,依据有关规定,做出相应的处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解决。这种解决争议的方法,往往在商品购销的书面合同里约定,买卖商品的量也往往比较大。而在消费者与商店即时清付的口头合同中绝少存在,而且采取这种方式解决争议,程序相对比较复杂。如果消费者购买商品量少,且以即时付清的口头合同形式完成,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解决争议。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的发生,往往是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甚至消费者的人身和重大财产受到侵害时,以及已尝试各种解决途径不能如愿时,消费者便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请求法律保护。如经营者的行为构成犯罪时,司法部门还要依法追究责任者的刑事责任。
八、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处罚有: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规定的其他赔偿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
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第五十一条
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五十七条
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九、拼多多系统自动退款侵犯权益吗?
拼多多系统自动退款不属于侵犯权益。首先说拼多多自动退款,是经过官方与商家同意的事情,这是一种正常的退款流程。
比如说我们在拼多多上面购买了商品,在收到货物后感觉不合适,通过商家沟通交流可以退款退货的情况下,在你把商品返回后,系统自动把款顺原路返回
十、网络谣言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益?
根据我国《宪法》第5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之规定,公民的言论自由应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同时,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第三款“本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但这些限制只应由法律规定并为下列条件所必需: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之规定,法律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一是不得侵犯他人的权利与名誉,二是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卫生或道德。 因此,网络谣言与言论自由的界限就在于言论自由合乎法律和社会道德的规定,而网络谣言侵犯了他人权利与名誉,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国家安全,触犯了社会道德底线,是违法的。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