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产权 > 版权登记 > 淘丁企服

收到AUTODESK的法务函,关于版权问题,还说有证据证明,不知该怎样处理?

288 2023-12-09 14:47

在本人多年的法务职业生涯中,也没少收到过形形色色的维权函件。而公司在收到此类函件后,一般均天然地交由法务部牵头处理,故也有些心得与小小的经验,想与诸君分享。

分享前,为避免误会,先郑重声明以镇楼:

本人十分尊重权利人拥有的知识产权,向来呼吁软件正版化,反对任何形式的盗版行为,强烈支持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并无任何支持、教唆、传授使用盗版软件之意图。


一、发维权函的是哪些公司?

在实践中,发维权函给你的,基本上是这几类公司:

二、维权公司的套路是什么?

维权公司的对接人,往往会有两类角色:销售与法务/合规,分唱红脸与白脸。销售表明找你也是没办法,因为贵司未经授权使用或者超量使用的数量已经惊动了法务/合规,如果在限定时间没有解决,法务/合规就会启动法律程序,届时他也无力回天了;而法务/合规唱白脸,义正辞严地指责你使用盗版软件,从法律上数落你,从道德上摧毁你。

还有一类(比如图片类维权公司),出面的就是法务(实际上是打着法务名号的销售)。

明星肖像权维权,往往直接委托律师,自己根本不会出面。所以不要暗自开心说如果开庭是不是能见到偶像之类的,想都别想。

维权公司基本套路如下

1、维权公司发函、电话、面谈。

维权公司第一步是发函,同时以EMS发送纸质维权函与以邮件方式发送电子维权函,邮件往往会发给所有的高管,收件人之全面往往会令你怀疑公司内部是否有他们的线人,否则他们怎么会知道法务、相关部门人员和所有高管的姓名与邮箱,甚至电话。

发函后,立刻你就能接到电话了。维权公司的电话模式是锲而不舍夺命狂呼式,除非你把号码拉黑(但我不建议你这么做),否则你是无处可逃的。电话的目的就是要你承认侵权,以及邀约面谈以尽快解(采)决(购)。

以销售和法务/合规的名义发函,维权公司至少会发三次以上。基本是:发函→电话→面谈(无果)→发函→……,如此循环。

2、律师发函、电话、面谈。

若维权公司的销售、法务/合规函件不回、电话不接、拒绝见面或者面谈多次均无结果或达不到对方的预期,维权公司会委托律师事务所发律师函并电话联系。实际上是换成律师出面来做前面的事情。但这个环节基本是走个过场,律师们大概只收个发函的费用,也并没有太多积极性。

3、投诉与举报。

律师如果再达不到效果。维权公司可能会采取行动向行政执法部门(如版权局、文化执法大队)投诉与举报。

4、在第三方主持下进行调解(或有)。

第三方调解并不是一个必经的环节。这么多年,我只经历过一次在第三方——版权调解中心主持下进行调解。版权调解中心一般都由地方版权局主管,属于地方版权产业联盟主办的事业性机构,调解没有强制力,但由于和版权局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且调解成功后的调解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所以往往双方也都会对调解中心的调解员比较尊重,愿意再坐下来尝试和解的可能性,也不乏调解成功的案例。

调解中心不收费。

5、申请行政执法,或者起诉要求法院进行证据保全,法院经审查可能进行联合执法。

多年前(应该在2012年左右)某东就曾经遭遇微软申请的联合执法,虽说最终是调解,在网上查不到任何的法院裁决文件,但据说某东除支付巨额软件使用费外,还被处以行政罚款。

另在知乎上也有人分享其公司被行政执法的经历。

走到这一步就比较惨了,购买+赔偿+行政罚款,基本一个也少不了。奉劝法务们一定要把握好谈判节奏,不要激怒对方,让对方觉得没有任何达成和解的可能性,那么维权公司就很可能走上最为极端解决的路子。

三、涉嫌侵权公司的法务如何应对?

收到此类维权函件,其实应该恭喜你,说明贵司已经是具有一定知名度与实力的公司,才会成为维权公司瞄准的目标,小公司他们是不屑于纠缠的。而且,他们往往会在公司上市前夕来找你。

遇到类似事件,切记不要孤军作战,你要组建你的队伍,你的队伍应至少包括IT部和采购部,IT部负责清查与统计软件使用数据、需求;采购部负责在法务的协助下与维权公司进行商务谈判。

涉嫌侵权公司法务应对措施与程序如下:

1、核实情况,清查相关数据

维权公司发函主张权利,一般都不是空穴来风。收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便是要求IT部门立即核查公司所有电脑设备上安装的涉嫌侵权软件数量与对应的员工,因为只有IT部才有能力去摸清楚员工电脑里是否安装了相关的软件(细思恐极,所以题外话:大家不要用工作电脑干私事)。对于公号文章等等自媒体使用的涉嫌侵权素材,发给负责该自媒体账号运营的部门确认,是否购买过相关的版权或得到过合法的授权(十有八九是没有的)。

不过我曾经碰到过一家知名的平面设计软件公司给我司发维权函,我司经核查并没有安装相关软件,如是答复。该维权公司不相信,一再联系,我司慎重起见多次核查,结果都一样。被该维权公司纠缠了许久,要求我司书面答复未使用,被拒。大概该维权公司非常自信,认为没有人会不使用该公司软件。还是挺神奇的。

2、统计真实使用需求,联合采购部做初步预算

要求IT部门统计公司对涉嫌侵权软件的真实使用需求——即使是office软件,保安、保洁阿姨、司机也可能是不需要用到的,因此,任何一款软件的使用,是小于等于员工数的,要把真实的使用需求压榨出来,像非设计部门购买CorelDRAW的需求就不合理,可不予以满足。

要求采购部基于IT提供的真实使用需求,制定符合公司实际的采购方案,做出初步预算。

3、向老板汇报,明确谈判方案

联合IT部和采购部,共同向公司分管领导或老板汇报初步解决方案,尤其要说明存在的法律风险及若被认定为侵权的法律后果,确认谈判底限(最高采购量和采购金额)。

4、删除侵权内容,清理侵权软件

在维权公司向公司发函时,一般都已经通过公证、时间戳等取证完毕。但此时卸载侵权软件、删除侵权内容,并非自欺欺人,而是在进行法律上所称之“停止侵害”,这是表明一种认错、改错的态度,即使今后上法庭,还是可能争取一点同情分的。而不是维权公司已经发函了,你还是穷横穷横地继续使用。

5、打好协商“持久战”

实践中,收到维权函而完全清白的公司基本是没有的,而维权公司手中多少掌握着公司侵权的证据,因此,拖延和逃避只能是权宜之计,最终一定是需要达成一个购买的结局,而在此之前,是维权公司对接人对你无穷无尽的“纠缠”和邮件、电话、微信、面谈轰炸。这是维权公司的策略,在拖延阶段时,尽管车轱辘话说来说去即可。

在购买数量和金额上,按真实使用需求,往往会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完全不买,维权公司是不会放过你的,买少了,维权公司也是不干的,那么到底买多少才行,就看双方博弈了。

从谈判心理来说,维权公司刚一开始会抛出一个吓人的数量和金额,但这个数字就是用用来吓唬你的,先报个大数,很多人就不敢挥大刀往下砍了。不要怕,尽管砍。曾经我们谈过一家公司,对方报价是我们心理预期的10倍(还说是已经打过折的),最后基本按照对方报价的30%达成的协议。

6、一些重要的小tips

  • 维权公司很喜欢给deadline,但这只是为了给你压迫感。法务需要把握整体的节奏,可以找各种合理的理由稍微拖一拖时间。比如要求对方提供版权证明、自己出长差等等。
  • 不要同意让对方到公司办公区域来面谈,可约在咖啡厅或饮品店,避免维权公司员工进入办公区域了解到公司的办公情况,甚至有可能趁机拍照取证。有些维权公司很爱搞不预约就上门拜访的操作,曾经维权公司人员已经在公司门口了给我打电话要求见我,我说我出差了(其实就在办公室),主要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无理的行为。
  • 谨言慎行,在双方协商一致签署书面协议之前,无论在电话、邮件或是面谈时,均注意不要对侵权事实进行认可,不要透露公司真实安装使用量、实际需求量,不要透露公司真实的(有财不外露)。另外,对方很可能录音了。
  • 公司最好不要“我家大门常打开”,而是采取刷卡进出,避免有非本公司员工进入办公区域进行取证工作。
  • 注意请IT员工关闭公司对外推送数据的后门。曾经有维权公司拿了打印的厚厚一摞数据给我,我非常费力地才看出来,是安装的软件默认同意按照一定的路径推送数据,于是在某些深夜,机器就默默地不停地向维权公司进行推送了,实现了维权公司的“知己知彼”。
  • 在谈判前,可通过查找判决、向其他公司打听等方式,了解软件和素材的市场价格和各种优惠价格,不可一味地按照维权公司的报价来采购,那就成冤大头了。曾经某图片公司索赔一张图片5000元+,后发现实际上其与我司某兄弟公司签署的协议里一张图片才才300元,最后按照合作价格协商解决。
  • 可考虑打包购买的可能,比如绑定股东爸爸的采购协议(折扣高),或者几家公司联合采购等,均可能获得更高的价格优惠和采购数量上的谅解。
  • 最重要的一点:协商一致后最终签约,一定要签署“合作免责方案”,即要求对方对于曾经的侵权行为不予追究,且最好是一次性买断(后续不必再追加购买)的方案。

四、公司平时需要做好什么?

1、建章立制:

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电脑软件安装的合规规定,要求员工不得在公司电脑上私装软件。

2、培训:

通过培训,树立IT人员甚至全员的版权意识,脑子里绷着未经授权不用、少用的弦。在做预算时,不仅要做人员预算、硬件采购预算,还要将软件、无形资产使用的内容做进预算中。对于IOE软件(去IBM、Oracle、EMC),很多大公司包括阿里云、亚马逊,均已经“去IOE”化,技术人员在进行系统工作部署初期即应考虑相关的问题,避免在重要的业务、财务系统中大量使用价格昂贵的软件,骑虎难下。

3、审核:

非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对外投放的广告素材和方案,是可以要求经法务事先审核再再进行投放,以尽量避免法律风险风险。但实际上在这些审核中,法务顶多尽到提醒义务,也并没有分辩字库、图片的专业能力。

4、转移风险:

广告方案、设计方案等,若交由第三方提供服务,可要求第三方确保作品已经取得了所有的合法授权,不侵犯任何知识产权(合同条款中应注意明确)。当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估计费用也相对就会提高)。

五、最后的话

在能力范围内,请公司最大限度地为正版软件、版权作品买单。

本文为法盟作者 Singing 原创。

转载请联系本号,注明来源与作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82个专题37478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