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体育体制的变迁及发展?
1949-1978年: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
这个阶段的体育由政府组织负责创办,在政府的积极领导下,体育制度、体育机构以及体育组织等体育活动相继展开。体育不但发展成为很多人的娱乐活动,还属于一种全民体育活动。在这个阶段,体育已经发展成为全民体育活动,特别是政治经济制度,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大改变,为解决当时我国面临的问题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
第一阶段(1949-1954年):我国体育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发展,和提升人们体质以及发展体育运动的思想是分不开的。这个时期,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建国之后,中央政府对于体育工作尤为重视,并且将体育事业提上日程,组织召开“全国体育工作者代表大会”,另外还创办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1949年11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公布第一套广播体操,这套体操非常容易,并且适合所有人民群众。经过40多年的发展,广播体操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绩,目前已经公布的广播体操一共有七套。此外,国家体委还对钢铁工人操、煤矿工人操以及纺织工人操进行编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家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种特征编制各种生产操,与各种病情相结合编出多样化的保健操,特别是为中小学生编制眼保健操,使得中小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发展。
第二阶段(1954-1966年):这个时期提出了国家体育方针政策,为我国体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1954年中共中央批准国家体委党组《关于加强人民体育运动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指出党的一项比较关键的任务就是提升人们的身体素质,使得人们能够实现健康发展,这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时代变迁?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6、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8、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9、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10、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11、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12、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13、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4、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15、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16、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17、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18、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19、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扩展资料:
关于朝代的歌谣: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三、发展与变迁的区别?
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不是一回事。社会变迁既包括进步的过程也包括倒退或衰落的过程,而社会发展仅仅指社会进步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种进步的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变迁这一概念比社会发展、社会进化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包括一切方面和各种意义上的变化。社会变迁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停滞、倒退等一切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变迁既包含社会的进步和退步,又包括社会的整合和解体。 社会发展是指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进步性,即社会发展既是一种从落后走向先进的社会过程,又是一种从低级走向高级的社会过程。 社会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区别在于:社会变迁既包括进步的过程也包括倒退或衰落的过程,而社会发展仅仅指社会进步的过程;社会发展是一种进步的社会变迁。所以,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不是一回事。
四、中国养老的变迁?
1、新中国养老制度起源于东北;
2、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出台;
3、计划经济时期,劳动保险体系初步完成;
4、市场经济时期,社保保险取代劳动保险;
一、新中国养老制度起源于东北
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一开始的称呼是“劳动保险制度”,1949年9月,“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第一次出现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此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实际上,“劳动保险”一词在1948年就已经出现,由李立三确定的名字。李立三可以说是新中国劳动保险制度的缔造者。
1948年8月,全国第六次劳动大会在哈尔滨举办,会议提出一项政策:“在工厂集中的城市或条件具备的地方,可以创办劳动的社会保险。”
1948年,在哈尔滨试点的基础上,李立三起草了《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草案)》。
1948年12月,有关部门颁布《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从铁路、邮电、矿山、军工、纺织等七大行业开始,劳动保险制度开始推行。
《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各公营企业要按月缴纳工资总额3%的劳动保险金,其中30%存在政府指定银行,作为劳动保险总基金,剩余的留在本企业用作劳动保险开支。另外,养老金的发放,则是“按工龄长短发放本人工资30%-60%”。
有两点需要注意:
注意一:草案中工人要求缴纳千分之五的工资,正式实施后工人是无需缴纳费用的。毕竟当时工人是需要缴纳公费的。
注意二:条例只涉及工人身份,不涉及干部身份——为后来的养老保险双轨制埋下了隐患
注意三:实际上是单位缴纳5%总工资的七成用来发放退休金,为后面留下隐患。
二、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出台
1949年10月,李立三担任劳动部部长,劳动保险局成立,隶属劳动部。
1949年11月,由李立三牵头起草全国劳动保险法规。
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正式实施——这是2010年《社保法》以前60年内中国唯一的社会保障法规!
《条例》主要奠定了我国社保保险制度的基础,解决了新中国初期职工的生活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企业根据工资总额的3%按月提取劳动保险基金,其中70%留存企业基层工会,用于支付职工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性开支,30%上缴中华全国总工会供统筹。退休职工则是根据工龄,从劳动保险基金中获得原工资35%-60%(1953年提高到50%-70%)的养老金。
此时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全国劳动保险事业的最高领导机关!
1953年1月,国家对《条例》进行改革,提高了待遇标准,扩大了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有两点需要注意:
注意点一:条例同样只适用于企业职工,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那会还不叫养老金)由国库负责。
注意点二:国家曾发文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约定为原工资的50%-80%,但是影响较大,至少说明国家当时就准备“并轨”两大群体养老金问题。
三、计划经济时期,劳动保险体系初步完成
1954年6月,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劳动保险业务移交工会统一管理的联合通知》,通知指出,劳动保险业务由工会统一管理。
195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退休等问题的基本制度规范。
1958年2月,国家发布《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事业、国家机关职工的退休制度,退休金全部调整为工资的40%-70%。
一直到此时,我国以劳动保险为代表的社保体系初步完成,此时养老体系属于“国家保险”模式。
1978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安置懦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有三点需要注意:
注意点一:虽然退休金统一调整为40%-70%,但是两个群体分属两套资金体系。
注意点二:当时企业盈亏都是国家财政的一部分,因此双轨养老体系并无本质差异。
注意点三:当企业改革,前面两点将会是养老金“双轨”的重要原因。
四、市场经济时期,社保保险取代劳动保险
1982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经济体制改革,准备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但是遇到了许多问题。
比如部分企业亏损,但是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占了企业总工资的一半以上,更有甚者超过了企业总工资。停发、减发等引起了许多问题。
比如外企、合同制出现使得一些人无法被原来的养老制度覆盖。
养老保险改革势在必行!
由于很多人对于计划经济的“劳动保险”有意义,逐渐用“社会保险”取代“劳动保险”。
1982年,国务院体改办支持上海试行养老改革,由保险公司统筹集企业职工养老金,由企业根据利润多少为职工向保险公司缴纳养老保险金,职工退休从保险公司领取养老金。
1984年,劳动人事部指导泰州、江门、东莞、自贡试点上海做法。
1985年的“七五”计划明确提出:“全民所有制单位要逐步推行职工退休费的社会统筹”!
1986年10月,国务院改革劳动制度,对国有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打破铁饭碗”。
根据规定,企业和合同制工人,按其工资15%的水平,共同缴纳退休养老基金,其中个人缴费比例不超过3%,工人退休后按月发放养老费,发放办法参照1978年的规定,多缴多得,不足时国家给予适当补助。
199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退休人员由企业供养转化为社会供养。通知决定提出,个人按照3%缴费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逐步提高。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在社会统筹的基础上引入个人账户。
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建立个人账户,建立起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1997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推动养老办法按月计发制度改革,当时计发月数统一为120。
个人缴费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企业最低缴费比例为3%,企业缴费比例不超过工资的20%。
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才形成了现在的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月数呈现阶梯梯度。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个人缴费。
五、中国古代市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变迁?
一、唐宋的坊、市制度及变化
1、“坊”和“市”的概念。
坊是指城里的居民住宅区。市在宋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主要用于货物聚散和商品交易。四周有围墙,与居民严格分开。
2、发展的历程及变化。
在秦朝的时候,就制定了管理“市”的法律;汉朝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据说在都城长安东西“市”就有九处以上。
唐代“市”的形制建设更加规整方正,而且还建立了完备的市署官吏系统,对市场进行管理。唐代的长安设东西两市,仅东市就有二百二十行。《旧唐书·职官三》言两京诸市各有市令一人,丞二人,录事一人,府三人,史七人,典事三人,掌固一人。唐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有三方面,管理交易、平准物价和定时贸易。
唐后期,坊和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商业活动逐渐扩展到市以外的区域,扬州、汴州等大城市出现了夜市,不再严格执行坊市分开、日落闭市等制度。除了都市的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业发展起来,为了商业服务的柜房和飞钱相继问世。
宋初仍沿袭唐代在城市中实行封闭性的坊市制,除在空间上对居民区和商业区严格区分外,还在时间上对居民的生活和经济活动给予限制。但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后不禁夜市,百姓在三更前可以外出行走。宋太宗时期出现侵街现象,临街设邸店的事情时有发生,政府禁不胜禁。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政府禁令松弛,阻碍商品交换和限制生活自由的坊墙纷纷被推倒或拆除,封闭式的坊市制彻底崩溃,开放型的城市新格局逐渐形成:居民住宅可以直接临街开门,商店也不再受市的制约,城市成为扩大化的市,商店、作坊和住宅区混和的新型街道出现。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集市。唐朝时农村出现的集市,北宋扩大,在城郊和乡村的“草市”广泛兴起且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是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和朱仙镇。早市和夜市昼夜相接。
二、城市的发展变化
1、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及变化。
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封国建邦,以屏周藩”。吸走后期,各有差异的筑城规制渐遭破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旧城增修扩充和新城建造蔚然成风,新建的城市从规模上超过东周的都城。进入战国时期,政治上兼并战争愈加剧烈,七雄争霸的局面最后形成。经济上,铁器的广泛使用和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及人口的大量增长。城市的空前发达与性质的转变是这二者交互作用的直接结果。战国时出现的新的类型的城市重要是郡县城。形成了国、郡、县、乡等一套较为系统健全的统治机构。设县之处必有城,城市之邑多为县。
最突出地反映了春秋战国之际城市性质的变化,即城市的构成由以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王城、相对独立的诸侯国都及卿大夫采邑为主,变为以封建国家的都城及作为其股肱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郡县城为主。从三代以宫庙为核心的政治性都邑,到由主要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和主要作为经济中心的“郭”两大部分共同组成城市,这是春秋战国城市性质转变的最根本性的标志之一。随着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商食官制度解体,私营工商业力量成长壮大。作为政治、军事中心的城市,一般也是工商业发达的都市。扩大了的城市中产生了新的功能分区,位于郭内的闾里及工商业区扩展迅速。不少都城遗址如齐都临淄、燕下都、秦都咸阳等都发现了若干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与之相应的是商品经济的兴盛发达,“市”已发展为城市个阶层人们公开交换物品的场所。战国时期的齐、燕、秦等国的都城都设有若干市。工商业的发达导致了城市经济的兴盛。至此,中国古代城市脱离了初始状态,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活达到非常繁荣和集中的程度。可以说,把“城”与“市”凝为一体的城市是在此期开始出现的。
2、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城市的兴衰变化。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唐时的交通四通八达,海上的“丝绸之路”以及江南经济的发展;隋唐又是当时的欧亚的“文化圈”。所以隋唐初年的城市发展较快,出现了像长安那样的国际大都市以及广州那样的港口城市。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军阀混战。从城市结构和管理体制来讲,坊市体制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四月诏规定:官府于界内修筑道路、仓场、营房,允许民间在道旁随便营造房屋。新的街道制度已经形成。这一时期,城市兴衰变化较大,军事力量(如藩镇)逐渐渗透到城市管理当中,坊市体制逐渐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开始向街市制发展。
唐代对街衢的管理主要体现在警卫、治安方面。以长安为例加以说明,负责长安城六街巡逻、警备任务的,是左右街使,隶属于金吾卫系统,统称金吾街使。街使之下,又于城门、坊角设武侯铺。武侯铺执行六街的巡逻、警备任务。
唐代对城市居民的生活有种种限制,如唐令规定一般百姓的住宅占地面积,还规定了官员及庶人宅舍的营造等级,有时甚至对人际间的言语交流也加以限制。唐政府还很重视对城市环境的管理。在唐代皇帝的诏令中,有植树绿化城市、保护城市环境的内容。唐代法律中也有保护城市环境的明确规定,坊市制成为一种成熟、完善的城市管理制度,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作用。
坊市制崩溃以后,厢坊制代替坊市制,成为新的城市管理制度。
唐代的城市管理制度以相对封闭的坊市制为核心。坊市制的中心理念,即把城市中的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坊与市)内,实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制约。唐代都城长安的外郭城,除坊与市之外,还存在着一些重要的空间区域,即街。因此,唐代城市的管理区域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坊,二是市,三是街。这种分区管理的模式,是唐政府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产物。
唐代的坊统一以鼓声为准,由坊正负责坊门的启闭,违反规定就要受到处罚。夜晚全城街道实行严格宵禁,即便是官员也不例外。居民被固定在坊内封闭的空间里,不得破坏坊墙。
3、宋代城市的发展原因和变化。
宋代是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时期。农业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经济重心南移;城市经济繁荣。宋代时期,“市”和“坊”的界限和限制崩溃。宋代在行政管理制度中,首先出现了以军事管制为基础的厢,后又形成了坊、厢、府州县多级政体制,其次建立了军巡制度,又增加了住房、服饰、日用等方面的等级规定,健全了防火、防盗、环境卫生、排水、交通等公共管理职能。
坊市制的崩溃和厢制的建立,是中国古代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以街道地段为单位的城市管理取代小区式封闭型强制管理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宋代的街坊、厢坊,使城市成为一个开放的社会,随着居民结构的平民化、多元化,城市文化取向与物质消费的世俗化,整个城市社会重心下移,城市呈现新的面貌,城市管理面临诸多新问题。到南宋时期,开放型的新城市格局已在全国范围内确立,这标志着中国城市格局从封闭古典型向开放近代型转化,从此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宋以后,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坊墙纷纷被推倒或拆除,坊市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逐渐被打破,城市格局由封闭开始走向开放。
4、明清城市的发展原因和变化
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加之区域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市场网络的体系的形成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原因。这些都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挑战,使得市民的生活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的规模也在扩大。明清时期的城市分三个层级:交通枢纽城市。例如上海、天津、广州等。中等商业城镇,例如:开封、洛阳等。农村集市。
5、我国古代城市的特点
城市的功能发生变化,对政治中心依赖性逐渐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并没有放弃;城市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体制不断的完善;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更影响城市的商业活动;江南城市的崛起和发展壮大。
总之,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是城市形成的物质基础;“坊”和“市"界限的打破和崩溃以及厢制的出现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的管理和建设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城市的发展和壮大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六、叶家家族发展起源变迁?
叶姓出自芈姓,先祖是楚国贵族。叶氏的来龙去脉,《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最为清楚:“叶氏,旧音摄,后世与木叶同音。《风俗通》:‘楚渖尹戌生诸梁,食於叶,因氏焉。’宋朝为着姓。”
除此之外,《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姓氏考略》等古籍,对叶氏的来源也有同样的记载。
从这些书里我们可以知道,叶姓人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公族。
春秋时期,楚庄王之孙渖尹戌在与吴国作战时阵亡,楚庄王封其子渖诸梁於叶(今河南叶县南),为公爵,史称叶公。
此后不久,楚国发生了白公胜叛乱,渖诸梁率众平定。其子孙后代因此世袭爵位,统治该地无数年。
后来由於诸侯纷争,叶被灭,国人便改姓为叶。
还有一支出自南方少数民族的叶姓。南方有个叶调国,有人来中原定居,就用叶作为自己的姓氏。
三国时吴国都尉叶雄,就是叶调国子民的后代。
五代十国时闽灭亡后,闽国的王姓皇室为了躲避政敌的追杀,有一部分人取落叶归根之意而改姓了叶。
直到今天,在东南沿海和海外的一些地方,还成立了王、叶联宗会,以示两姓的部分人曾是一家。叶姓历史久远,姓氏的读音也发生过变化。
早期,叶姓的“叶”字被读作“she”,后来才改读为树叶的“叶”字音。
七、乡村产业发展含义的变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后文简称为“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农民增收。尽管农村产业融合是近年来兴起的概念,但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某一个时点开始发端、成长,内容不断丰富,逐步走到今天。分析农村产业融合的前身发展阶段和当前发展阶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演变过程,为农村产业融合政策制定提供有益的启示。
八、济南历史发展变迁的感悟?
济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约公元前22世纪,中国原始部落的首领——舜就生活在济南一带。济南东郊的城子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黑陶为标志的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的发现地,这里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城址约20万平方米。
作为城市,济南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时,今天的济南地区属于济北郡。汉初,设立济南郡,济南由此得名。自明清以来,南一直是山东省省会。1929年7月设立济南市。 济南文物古迹众多,有舜文化遗址----舜耕山(公元前22世纪),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公元前3世纪),中国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筑——汉代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公元前1世纪),中国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四门塔(公元7世纪)和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公元11世纪)等。
济南诞生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像中医科学的奠基人扁鹊,阴阳五行学派大师邹衍,唐代(公元618-907年)开国元勋房玄龄、秦琼,中国著名文学家李清照、辛弃疾等。另外,李白、杜甫、苏轼、曾巩等历代杰出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济南生活游历,故有“济南名士多”的佳誉。
九、南京的历史变迁及发展?
变迁及发展如下:
1、南京早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南京猿人化石是中国考古领域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发现。
2、约7000-8000年前,出现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今栖霞地区已有农业文明产生。 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4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3、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国在六合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这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公元前541年,吴国在高淳建濑渚邑,因城池坚固,又名固城。公元前495年前后,吴国在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公元前473年,越灭吴,于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公元前333年,楚灭越,楚威王熊商欲借南京的长江天堑为屏障以图谋天下,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4、229年,孙权在此建都,南京从此崛起。 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5、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知府,并定居、终老于此。1129年改称建康府,作为行都,为江南东路首府。1138年定建康为留都。南宋名将岳飞曾在南京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并有抗金故垒遗存。
6、元代,南京成为监临东南诸省、统领东南各道的江南行御史台驻地,掌管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十道的监察事务。
7、1356年朱元璋攻占南京,改为应天府。1368年明朝建立,以南京为京师,明初人口逾7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历时27年建造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8、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建文帝帝位,在南京称帝。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将南京改为留都,设南京六部等机构,行双京制,应天府(南京)和顺天府(北京)合称二京府。
9、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首都。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游历中国后,在《利玛窦评传》中写道:“目睹南京这座大城,未免眼花缭乱…明代的南京城极其雄伟壮观,堪与十六世纪的欧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拟。本朝开国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迹,东方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无法望其项背。”
10、1645年清军攻陷南京后遂即废除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定为江南省省府,成为统辖江苏(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民政务的两江总督都署驻地。康熙、雍正年间在南京设立的规模庞大的江宁织造府,生产丝织品以供应皇家需求,南京丝织业规模在全国居首。
11、1842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
12、1911年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析原南京城外郭以内和江浦县浦口镇始置南京市。1928年改为南京特别市。1930年改称南京直辖市,又称“首都市”。1927至1937年定都南京的这十年被称作中国的黄金十年,期间南京进行大规模的首都建设,奠定了南京现代城市发展的良好基础。到1936年,南京城市人口增加到100万以上,为中国六大城市之一。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40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史称南京大屠杀。1945年9月9日9时,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946年5月,国民政府还都南京。
13、1949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直辖。1952年改江苏省辖市。1957年常州专区所属江宁县和扬州专区所属江浦、六合县划入。1983年原镇江地区的高淳、溧水县划入。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行政级别为副省级。2000年江宁县撤县设区。2002年撤并浦口区、江浦县,设浦口区;撤并大厂区、六合县,设六合区。2013年撤并秦淮、白下区,设秦淮区;撤并鼓楼、下关区,设鼓楼区;溧水、高淳县撤县,设溧水区、高淳区
十、中国城乡建筑变迁?
物质条件的改善对建筑活动的影响直接又明显,就中最重大的,一是财富的增多,二是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房屋建筑,不论实体还是“空间,都是用”物料和银子堆出来的,称之为凝固的音乐固然有诗意,但首先还是凝固的财富。
房屋的质与量与财富成正比,钱多,房子才大,才好,才会漂亮,这看法有点俗,但系实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