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个税改革 > 淘丁企服

改革成功的诗句?

112 2024-04-02 08:33

一、改革成功的诗句?

1、盛世如歌春又临,人民得福意难禁。蛟龙潜水游南海,神箭携星访太阴。荡浊扬清苍玉碧,扶贫脱困苑花棽。倾情伟业真豪迈,华夏长居强国林。

2、农改而今四十秋,非凡成就喜回眸。分田致富施良策,矢志创新虑远谋。着力扶贫昌国运,初心不忘解民忧。腾飞筑梦神州兴,昂首康庄步劲遒。

3、改革开放四十载,神州处处谱华章。栉次鳞比靓楼宇,街心花园十里香。四通八达康庄路,行道树丛绿两旁。宿地整洁户户新,餐桌丰盛人人爽。智能家居遂心意,科技尽显高大上。反腐倡廉风气正,精神文明放光芒。祖国山河一片美,幸福生活万年长。

二、一个国家改革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

①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②改革派的力量比保守派的实力强;

③没有触动当时的统治基础;

④改革成功基本在当时统治者的大力支持。

2.启示

①改革须从权贵开始;

②制定高明而可行的改革方案;

③最高统治者必须具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 ;

④变法时机的选择要适宜 ;

⑤军事改革要系统运筹并周密施行;

⑥改革者要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

三、于谦改革成功了吗?

木堡之变对明代军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明代的军制。从传统观念来看,土木堡明军的溃退使明军开始从卫所军制向募兵制转变。但是细节远没有这么简单。这次惨败摧毁了明朝的中央军,即京师或京营(也被称为三大营,包括五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当时京师劲甲精骑均陷落。所剩无几的士兵不到十万。人们惊慌失措,上下没有定力。”在打赢北京保卫战后,于谦着手重建京军,成立团营。

正统十四年(1449)十二月,于谦将京营的士卒分为三等,挑选出十万余人进行余立营训练。景泰二年(1451)四月,于谦进一步改革,选精兵六万,分作三个营进行训练。它使团营初具规模。12月,于谦又上了《建军节五团营规》,把三个营扩大为五个营,仍然每一个营两万人,共两万人,团营基本确定。三大营留下的老弱病残,叫做“老巢”。

在景泰三年(1452)十二月,团营士官增至15万人(其中五营选8万人,神机营选5万人,三千营选2万人),分10个营训练,每营15000人,时称10个团营。十团营长一人,总兵一人,监内臣一人,提督一人,掌管军务。各部分设都督(1员,统15000人)、统指挥(3员,统5000人)、统帅(15员,统1000人)、统帅(30员,统500人)、统帅(150员,统100人)、统帅(300员,统50人)六级管理。

这是于谦对明代兵制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他对明代兵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据《明史·兵志》记载:“于谦创立团营,简精锐,一步一个脚印,兵将相学,其法颇善”;“京军之制也。于谦的团营,可以说改变了以往卫所军强弱混杂的局面,打破了练兵之官、领兵之将分离的弊端,统一了军令,加强了训练纪律,从制度上为改变明朝卫所兵制的弱点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是对明朝军队军制改革非常成功的一步。

然而,所有这些努力,都伴随着“夺门之变”、英宗复辟、于谦被杀等事件。英宗罢团营,天顺初年。立宪皇帝,复团营旧制。成化二年(1466)复置,三年期复置,并增为十二团,其名称是奋、耀、练、显四武营,敢、果、效、鼓四勇营,立、伸、扬、振四威营。12团的营由12个侯分掌,佐以都指挥,监内臣。每一个营又分为五军,三千人,神机三营。

现在人们称它为选锋。可是几次失败的团营,也只剩下名字了,和于谦时代的精锐是分不开的。由于权力的隐居,使宪宗朝的表现最为明显,京营缺额超过75700人。截至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七月,十二团的营部仅剩精锐60574人,稍弱25346人,残破283人,合计不足86203人,缺额33797人。三大营,被称为“故居”,有154287人,“意外事故者共九万四千三百四十人”,已不堪一战。

武家也曾试图重建京营,为此设立了选才用才的东西两厅。正德七年(1512),武宗在边将江彬的建议下,将宣府、大同、辽东、延绥四镇调到京,称为“外乡四镇”,又称“外乡四镇”。所有的努力,都随着明武宗的一次大败而亡,此后,京营“按藉三十八万有奇,存者不足十四万,中选者仅二万余”,全军覆没,从此于谦为重建明帝国中央军所作的努力,就完全失败了。

四、印度改革成功了吗?

没有。

这起近几年来印度最大规模的农民抗议,导火索是印度议会2020年9月通过了三大农业改革法案:《2020年农产品商贸(促进和便利)条例草案》《2020年价格保证和农业服务(赋权和保护)条例草案》和《2020基本商品(修正)法案》。

  政府的初衷是,这三项农业改革法案将赋予农民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将成为印度农业经营自由化、市场化的催化剂,对未来的印度农村产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020年农产品商贸(促进和便利)条例草案》允许农民将农产品出售给全国农产品市场委员会(APMC)之外的粮食贸易商。这些粮食贸易商可以是本邦的,也可以是其他邦的。地方政府不得再对农民的市场行为加以限制。

  《2020年价格保证和农业服务(赋权和保护)条例草案》允许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预售合同,按照事先约定的农产品收购价格进行订单式生产。凭借这些订单合同,农民可以顺利获得银行信贷,加大农业产业的技术投入,从而提高产量和收入。

  《2020基本商品(修正)法案》则减少了政府对农村种植的过多干预。

  但这三大农业改革法案也对印度原有的农业产业经营体制构成极大冲击。长期以来,为保证农民利益,印度对基本农作物实施最低收购价保护,农民也只能将粮食出售给政府建立的批发商,这一体制已运营多年。尽管印度政府已多次承诺,新的法案和最低收购价将并行实施,农民利益不会受到伤害,但农民并不相信,冲突由此产生。

长期愿景与现实矛盾

  从印度农民角度来看,之所以发起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更根本的原因是他们这些年收入增长十分缓慢,低于国家经济整体增长水平。

  印度总理莫迪2018年提出,印度农民收入到2022年将实现翻番。但这些年印度农民的年均收入增长连5%都不到,翻番基本无望。《环球》杂志记者此前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农村采访了解到,该村家庭年均收入也就在10万卢比(1卢比约合0.09元人民币)上下。马哈拉施特拉邦是印度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其农民收入是如此水平,其他地区可以想见。

  此次抗议的农民主要来自印度北方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等地,这些邦农业比重大,农民收入更低,对农业经营的原有体制也更为依赖。对这些邦的农民来说,三大法案无疑已触及其基本生存,愤怒之情可想而知。

五、生产车间改革成功的实例?

包装车间主任换成年轻懂业务的的人员负责后。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运行也正常了。

六、员额制改革成功了吗?

成功了

中国法官员额制改革全面完成 12万余名完成

中新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 马学玲 张尼)3日上午,最高法首批367名员额法官举行向宪法宣誓仪式。这场宣誓活动,标志着中国法官员额制改革全面完成,全国法院共产生员额法官12万余名,实现了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到办案一线。

3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举行首批员额法官宪法宣誓活动,并举行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等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

七、书院制改革成功吗?

书院制改革在一些学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评价:

成功之处:

1. 一些学校在书院制改革中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例如参加社团活动、自主选择课程等。

2. 书院制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3. 书院制改革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壁垒,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挑战和问题:

1. 书院制改革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投入,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如果学校资源不足,改革可能会遇到困难。

2. 书院制改革需要教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一些老师可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培训。

3. 书院制改革可能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为学生需要在一个更加灵活和开放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总的来说,书院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提高教育质量。

八、印度货币改革成功了吗?

,印度总理莫迪再次为自己辩护,称废币政策已经成功,该政策是在正确时间做出的正确决定。而另一篇报道称,印度银行官员表示,由于民众大量取现,估计目前全国1/4的取款机再次处于无款可取的境地。现金短缺有可能再次推动关于废币政策有效性的全国性讨论。

以上两条报道恰好反映了莫迪废币政策的现实处境。一方面,莫迪和政府宣传废币政策对经济长远发展和打击腐败的好处;另一方面,民间持续的现金短缺迫使政府近日也承认该政策伤害了印度经济。

废币政策已实施3个多月,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据《印度时报》近日报道,目前,印度国内的贩卖人口犯罪数量大幅减少,非法武装的数十亿卢比遭到收缴,克什米尔地区与恐怖分子有牵连的地下钱庄损失惨重。印度德里大学经济学教授拉尔告诉本报记者,废币使印度经济活动的透明度有所提高,影子经济缩水有助于国家财税收入的增加,利率和通胀水平降低也会对印度宏观经济产生正面拉动作用。拉尔认为,废币使得银行存款大量增加,印度各大银行1月初纷纷调降贷款利率,有助于信贷增长。

废币还惠及了中下层民众。印度财政部长贾伊特利日前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将年收入在25万卢比(1美元约合68卢比)到50万卢比之间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从10%下调至5%。此外,废币还促进了数字印度的发展,增加了中央财政的收入。

九、福利国家的改革动因及改革措施?

一、福利国家改革的动因

70年代中期以来,在石油危机的打击下,各国相继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陷入了“滞胀”(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困境。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与之密切相联的“福利国家”的危机,给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一) 经济危机致使福利国家难以为继

(二) 高税收、高福利和福利平均化导致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是国家养老金开支大、财政不堪重负;二是企业成本上升,国际竞争力降低;三是增加了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使整个社会缺乏活力

(三) 改革的人口动因——出生率下降和老龄人口上升,职工人数的实际减少或预期减少和退休人口的增加是事关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存在性的重要因素,前者将减少养老金制度的供款收入,后者将增加养老金支出.扭曲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行为,严重损害了经济的效率,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四) 北欧各国政治的一致性发生了动摇——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社民党自30年代以来在北欧政坛长期执政的局面被打破,右翼政党上台执政,北欧各国的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始由左翼政党占主导地位向左右翼政党势力均衡的方向转移。政治环境的变化使得北欧各国的左、右翼政党都把改革福利国家作为它们吸引选民的主要手段。

二、福利国家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社会福利制度地方化改革

北欧各国强调中央政府的权力下放,使地方政府成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其目的是要减轻中央政府社会福利支付的负担,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社会福利实施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医疗服务方面的改革

北欧国家在医疗服务方面改革的目标是控制健康医疗费用支出,防止医疗费用需求无限扩大。其主要措施:一是改变医疗预算体制和方法,将原有的固定医院预算制改为浮动制,对医院的预算拨款与医院的实际医疗效果挂钩。二是“个人自由选择医院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公民个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一般是一个城市内)选择任何一家医院就医。

(三)就业政策的改革

福利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就业”,它的基本含义就是对“工作权利”的确认与确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欧各国开始引入强调“工作义务”的新的就业政策。

(四)养老金改革

在养老金改革方面,福利国家主要侧重结构调整,其改革的目标是使养老金制度更加灵活机动,使领取养老金的人和在业人员来共同分担和分散风险,以改变目前的养老金集中使用,投资收益与个人无关,风险完全由在业的人员来承担的现状。

(五)税制改革

在税制方面,福利国家深感多年推行的所得税及工资税等起点太高,严重影响了公司投资和个人发展的积极性,并且阻碍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为此,减税就成为北欧各国税制改革的一个重点。在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挪威和瑞典还引进了双重所得税系统,双重所得税系统(DIT)的主要指导原则在于将对劳动收入的累进税率与对公司和资本收入的不变税率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广阔的税基和相对低的税率

十、国家医保改革细则?

一,合理提高筹资标准

为适应医疗费用增长和基本医疗需求提升,确保参保人员医保权益,2022年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居民医保参保缴费补助力度,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30元,达到每人每年350元。中央财政继续按规定对地方实施分档补助,对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按照人均财政补助标准80%、60%的比例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各省份分别按一定比例补助。统筹安排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资金,确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不降低。探索建立居民医保筹资标准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挂钩的动态筹资机制,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放开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切实落实《居住证暂行条例》持居住证参保政策规定,对于持居住证参加当地居民医保的,各级财政要按当地居民相同标准给予补助。

二、巩固提升待遇水平

要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效能,科学合理确定基本医保保障水平。稳定居民医保住院待遇水平,确保政策范围内基金支付比例稳定在70%左右。完善门诊保障措施,继续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保障,健全门诊慢性病、特殊疾病(以下简称“门诊慢特病”)保障。增强大病保险、医疗救助门诊保障功能,探索将政策范围内的门诊高额医疗费用纳入大病保险合规医疗费用计算口径,统筹门诊和住院救助资金使用,共用年度救助限额。合理提高居民医保生育医疗费用保障水平,切实支持三孩生育政策,减轻生育医疗费用负担,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三、切实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要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夯实医疗救助托底功能,坚决守住守牢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继续做好医疗救助对困难群众参加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分类资助工作,全额资助特困人员,定额资助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统筹提高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用足用好资助参保、直接救助政策,确保应资尽资、应救尽救。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完善参保动态监测、高额费用负担患者预警、部门间信息共享、风险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确保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帮扶。完善依申请救助机制,对经相关部门认定核准身份的困难群众按规定实施分类救助,及时落实医疗救助政策。对经三重制度保障后个人费用负担仍较重的困难群众,做好与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的衔接,精准实施分层分类帮扶,合力防范因病返贫致贫风险。

四、促进制度规范统一

要坚决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规范决策权限,促进制度规范统一,增强医保制度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严格按照《贯彻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要求,2022年底前实现所有统筹地区制度框架统一,40%统筹地区完成清单外政策的清理规范。坚持稳扎稳打、先立后破,统筹做好资金并转和待遇衔接,促进功能融合。推动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逐步规范统一省内基本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等政策。加强统筹协调,按照政策统一规范、基金调剂平衡、完善分级管理、强化预算考核、提升管理服务的方向,稳步推进省级统筹,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可分类序贯推进。要严格落实重大决策、重大问题、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新情况、新问题和重大政策调整要及时请示报告后实施。各省份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情况将纳入相关工作绩效考核。

五、做好医保支付管理

要加强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做实做细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加强谈判药品供应保障和落地监测。做好医保支付标准试点工作并加强监测。2022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各省份原自行增补药品的消化工作。规范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医保准入管理。完善医保医用耗材和医疗服务项目管理。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扎实落实《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覆盖辖区至少40%统筹地区。探索门诊按人头付费,推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探索中医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完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管理,畅通复诊、取药、配送环节。

六、加强药品耗材

集中带量采购和价格管理

要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药品、医用耗材集采工作,统筹协调开展国家组织和省际联盟集采。2022年底国家和省级(或跨省联盟)集采药品品种数累计不少于350个,高值医用耗材品种累计达到5个以上。做好集采结果落地实施和采购协议期满接续工作,落实好医保基金预付、支付标准协同、结余留用等配套政策。提升完善医药集采平台功能,强化绩效评价,提高公立医疗机构网采率,推广线上结算。稳妥有序推进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指导督促统筹地区做好2022年调价评估及动态调整工作。启动医药价格监测工程,编制医药价格指数,强化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常态化监管,持续推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实施。

七、强化基金监管和运行分析

要加快建设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和执法体系,推动建立激励问责机制,将打击欺诈骗保工作纳入相关工作考核。继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拓展专项整治行动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医保部门主导、多部门参与的监管联动机制,健全信息共享、协同执法、联防联动、行刑衔接和行纪衔接等工作制度,推进综合监管结果协同运用,形成一案多查、一案多处、齐抓共管的基金监管工作格局。

要按要求做好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完善收支预算管理。综合人口老龄化、慢性病等疾病谱变化、医药新技术应用、医疗费用增长等因素,开展基金收支预测分析,健全风险预警、评估、化解机制及预案,切实防范和化解基金运行风险。

八、健全医保公共管理服务

要增强基层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医疗保障经办力量。全面落实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操作规范,推动医疗保障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医保便民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参保管理经办规程,加强源头控制和重复参保治理,推进“参保一件事”一次办。优化参保缴费服务,坚持智能化线上缴费渠道与传统线下缴费方式创新并行,持续提升缴费便利化水平。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继续深入做好转移接续“跨省通办”。积极参与推进“出生一件事”联办。继续做好新冠疫情患者医疗费用、新冠疫苗及接种费用结算和清算工作。2022年底前实现每个县开通至少一家普通门诊费用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所有统筹地区开通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和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

九、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要持续推进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深化应用,充分发挥平台效能。全面深化业务编码标准维护应用,建立标准应用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和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商业银行、政务应用等渠道作用,在跨省异地就医备案、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应用等领域探索合作机制。

十、做好组织实施

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持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医疗保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协同,抓实抓好居民医保待遇落实和管理服务,财政部门要按规定足额安排财政补助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税务部门要做好居民医保个人缴费征收工作、方便群众缴费,部门间要加强工作联动和信息沟通。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普及医疗保险互助共济、责任共担、共建共享的理念,增强群众参保缴费意识,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做好舆情风险应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83个专题119042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