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专利 > 济南专利 > 淘丁企服

济南第一条隧道?

212 2024-06-09 21:45

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建设、中铁十四局施工的“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正式通车。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新建第一条穿黄通道双向开通,这也是全球首条穿越地上悬河的盾构隧道,标志着济南“携河北跨”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南起泺口南路,向北穿越二环北路、绕城北高速、黄河,在邯济铁路西侧接现状309国道,工程连通主城区和济北次中心,是济南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重大工程。

项目全长4760米,其中2519.2米采用盾构隧道形式下穿黄河,隧道管片外径15.2米,隧道内上层为双向6车道城市道路,下层为轨道交通预留。项目总投资66.6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公轨合建隧道。

据中铁十四局项目负责人历朋林介绍,黄河从河南境内到出海口逐渐形成地上悬河,隧道所在的泺口段河床高出南岸天桥区地面5米,最大洪水位高出11.62米,是一条罕见的、水量巨大的地上“悬河”。隧道具有长距离、浅覆土、高水压、超大直径、超深基坑等特点,施工风险极大,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隧”。

针对工程水文和地质条件,中铁十四局与建设单位联合研制两台开挖直径15.76米的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充分发挥多年来盾构施工穿越江河湖海的丰富经验,在每一环掘进中都根据覆土厚度、土质、容重等参数,计算盾构机切口压力,随时调整参数,保持盾构机和土体压力平衡。在两岸大堤上每10米设置一处沉降观测点,每天测4次标高,确保大堤零沉降。期间还攻克了钙质结核地层,粉质黏土、俗称老胶泥地层造成的管道磨损、卡泵、吸口堵塞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在历经511天掘进后,两条隧道相继贯通。平均每天平稳掘进10.8米,最高月进度370米,创造了同类隧道施工的最新记录。

期间,技术创新团队取得了19项科研成果和88项专利,获得第三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金奖、山东省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创新成果等奖项,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盾构隧道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表示,“这是一条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高质量隧道”,为建设黄河中下游通道提供了有力依据,形成的超大直径盾构适应性选型配置等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为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起步区。济泺路隧道通车后,开车最快5分钟就可过黄河。北跨携河发展对引导济南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和产业向北拓展,扩大辐射带动效应,带动黄河两岸经济高效、一体化发展,实现新城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加快实现济南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将加速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迈向“黄河时代”。

据介绍,济南黄河隧道是公轨合建隧道,内有排烟通道、管廊和逃生通道,一旦发生火灾或紧急情况,公路层75m一个逃生通道,轨道层150m一个逃生通道,上层道路6分钟完成疏散,下层地铁区间30分钟完成疏散。隧道外设置有监控指挥中心,24小时无死角监控隧道运行实况。隧道内还配置了双道防淹门,可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手工启动关闭防淹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183个专题136093篇文章)

返回首页